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0-07-28 20:41:38
高考成績連年領跑南海品質教育有何“秘籍”? 發布時間: 2020-07-27 09:36:35 發布人: 南海區教育局
掃描二維碼
收藏本頁面
■智慧靈動的學生課堂,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健康、持續成長發展。
■南海設立“南商教育基金”,獎勵優秀學子和家庭,圖為中考成績優秀獎學生上臺領獎。
4人高分被屏蔽,6001人上高優線、本科上線率75.9%……今年高考,南海不出意料再次交出亮眼答卷。拔尖群體集體爆發、龍頭高中再展雄風、多樣化發展繁星璀璨……幾大特點標志著南海教育一路踏實前行,南海學子終身發展路徑更寬廣!
南海高考一路領跑,這個以崇文重教著稱的教育強區,在迎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的同時,選擇用改革、創新進行破題。
設立輻射范圍極廣的獎教獎學基金、提高教師隊伍福利待遇、讓每個孩子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在這張“不出意料”的優秀答卷背后,是南海區委區政府高瞻遠矚、區鎮教育系統踏實前行的一次次厚積薄發。
成績斐然
兩所學校高優線上線人數破千
省內縣區“僅此一家”
2020年高考成績揭曉,南海再創歷史新高,“品質教育,學在南海”品牌亮眼。6001人上高分優先投檔線,上線率33.8%,其中4549人上普通文理類高分優先投檔線,比去年增加487人。1452人上藝術體育類重點高校線,共有13468人上本科線,上線率75.9%。
今年,南海區的尖子生群體再度爆發,共有4人成績被屏蔽,數量位列佛山第一,其中佛山市文科2名屏蔽生均為石門中學學生;全區普通文理類考生總分進入全省前100名共10人,600分以上920人,比去年大幅增加了526人。體育、美術類考生合成總分均奪得全省第一,21人進入體藝類合成總分全省前100名。全區15位考生有望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石門中學發揮龍頭作用,屏蔽學生共4人,上高優線1126人,比例高達95.59%,全省文理科前100名有9人,屏蔽生和省前100名人數均居全省公辦高中第二;南海中學上高優線共1021人,位居佛山第二,高優率82.54%。南海成為全省唯一有2所學校高優線上線人數破千人的縣區,除此之外,其他學校各項數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各校架起學生成長的立交橋,為學生多元發展提供良好條件,特長類學生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超70名考生有望被頂尖藝術、體育院校錄取。美術類方面,5人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錄取線,16人上中央美術學院錄取線。體育類方面,5人上北京體育大學錄取線,獅山高級中學高三學生、2019年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200米冠軍李力體育文化類成績均過清華大學錄取線。音樂類方面,南海藝術高級中學7人上中央音樂學院錄取線。
教育變革
區鎮聯動落實十大教育品牌初步形成
從四大書院云集西樵山,到松塘村翰林進士科名顯赫;從17名兩院院士根系南海,到石門中學蜚聲嶺南,南海教育始終勇立潮頭,“教育強區”的品牌遠近聞名。
作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和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創建試點,南海長期以來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在新一輪教育變革中,瞄準教育改革的弱項與教育科技的前端,加快打造“品質教育,學在南海”的教育品牌。
在南海,主要領導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把關心重視教育落到實處。2016年8月8日,南商教育發展促進會成立并設立“南商教育基金”。幾年來,“南商教育基金”獎教獎學大會,已成為業界的一大盛會,超過10000名優秀師生和500多個優秀家庭獲得獎勵。
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區教育現代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及區招生委員會等各成員單位,在中考高考、新建擴建學校等工作上,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區鎮兩級政府、社會各界合力辦好教育,南海呈現出上下同心、生機勃勃的教育生態。
近年來,南海不斷增加優質學位供給,近三年來,全區建成及在建項目70個,其中小學57所,初中13所,新增義務教育優質學位約3.3萬個。2018年已完成新建、擴建學校23所,新增學位1.4萬個。2019年新建、擴建學校15所,增加學位1.5萬個。
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政府財政支出投入教育領域。面向未來,南海加速“智慧教育”的步伐,全國首個基礎教育“未來學校實驗區”已在這里落戶。
2018年,南海品牌教育創新行動計劃重磅推出,3年來,“大城名校”“大城良師”“大城英才”等具有南海特色的十大教育品牌初步形成,正推動南海教育從“品質”向“品牌”升級,努力爭當全省加快教育現代化示范區。
人的工程
奠基學生終身發展助力教師專業化成長
對于南海的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乃至他們背后的每一個家庭而言,夢想有不同的色彩。為了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南海以特色學校創建項目為抓手,建立八大類多樣化的高中學校,全力打造高中品牌學校集群。無論是學術型、綜合類,還是科技類、藝術類,又或者想走國際教育路線,都能在這里找到相應的夢想起航發射站。
每個孩子都能在這里找到最合適的教育、更多適合自己的選擇。南海還專門成立了“南海教育筑夢導師團”,開展“名企進名校”活動,設立“學生發展指導中心”,搭建平臺,為學生發展提供學習指導、生涯指導和生活指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南海禮遇每一位老師,建立了教師工資福利待遇與公務員福利待遇同步增長機制,依法落實“兩相當”。2018年投入教師繼續教育經費2691萬元、名師工程資金1479.64萬元和省“強師工程”地方獎補234萬元。關注每一位老師的成長,建立了“區、鎮、校”三級聯動培訓機制和“培訓后”效果跟蹤機制,教師培訓完成率100%。
系統的專業成長平臺,讓每一位老師得以快速進入角色,走在專業化成長的大道上。目前,南海區共有省名校長工作室2個、省名教師工作室7個和省名班主任工作室1個;名師總量達1420名,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特支計劃教育名師等高層次教育人才共50名。
課改先鋒
依托信息技術打造適合學生的特色課堂
“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在人才培養方式上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讓生命更加精彩綻放。”南海區教育局局長張苑發表示,南海立足區域實際,著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豐富和規范課程體系,努力讓學生實現自主、健康、持續發展。
推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南海的第一個亮點在于構建特色教科研體系,讓學生在深度學習和個性選擇中自主成長。南海區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構建應用的智能教學系統、智能批閱系統、家校協同系統等七大系統,形成中小學教學新生態。同時,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關系和基于新課標的教育資源體系,努力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的教育。
其次,南海大力推進特色品牌學校創建,讓學生在特色文化環境浸潤中健康成長。具體做法是加大統籌力度,設立“特色學校創建”專項課題,形成多樣化、特色化辦學格局;以課程建設推動特色品牌學校打造,讓以高質量的特色課程為支撐的特色學校涌現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出臺普通高中高品質多樣化特色發展實施方案、區直高中教育裝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構建普通高中“品牌學校集群”發展新樣態。
第三,南海構建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在多元視角下持續發展。從2014年開始,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實施“教育發展狀態公布制度”,對各鎮(街道)教育發展狀況進行動態評價;2013年起,每學期開展基于課程標準和綠色評價指標體系的學科學業水平的抽測,以及影響學生學業的相關因素問卷調查;2015年起,在學校試點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在線評價”的應用研究,形成“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成長報告書”,為學生的個性化教育提供依據。
接下來,南海將進一步落實新時代對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繼續以現代化教育理念推動區域教育改革發展,讓區域教育生態散發高質量發展的光芒。
數讀南海教育亮點
高考成績再創新高
2020年,6001人上高分優先投檔線,上線率33.8%,其中4549人上普通文理類高分優先投檔線,比去年增加487人。1452人上藝術體育類重點高校線,共有13468人上本科線,上線率75.9%。
共有4人成績被屏蔽,數量位列佛山第一;全區普通文理類考生總分進入全省前100名共10人,600分以上920人,比去年大幅增加了526人。體育、美術類考生合成總分均奪得全省第一,21人進入體藝類合成總分全省前100名。全區15位考生有望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石門中學上高優線1126人,南海中學上高優線共1021人,南海成為全省唯一有2所學校高優線上線人數破千人的縣區。
設立“南商教育基金”
2016年8月8日,南商教育發展促進會成立并設立“南商教育基金”。幾年來,“南商教育基金”獎教獎學大會,已成為業界的一大盛會,超過10000名優秀師生和500多個優秀家庭獲得獎勵。
教育軟硬件條件不斷完善
近年來,南海不斷增加優質學位供給,近三年來,全區建成及在建項目70個,其中小學57所,初中13所,新增義務教育優質學位約3.3萬個。2018年已完成新建、擴建學校23所,新增學位1.4萬個。2019年新建、擴建學校15所,增加學位1.5萬個。
2018年投入教師繼續教育經費2691萬元、名師工程資金1479.64萬元和省“強師工程”地方獎補234萬元。
目前,南海區共有省名校長工作室2個、省名教師工作室7個和省名班主任工作室1個;名師總量達1420名,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特支計劃教育名師等高層次教育人才共50名。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