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0-07-24 20:41:35
人民日報海外網專欄報道南海教育:發揮主導作用,辦人民滿意教育 發布時間: 2020-07-23 14:47:32 發布人: 南海區教育局
掃描二維碼
收藏本頁面
教育代表著城市品位、區域文化,作為南粵文化發祥地的南海,自古以來文教鼎盛。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教育局一直以黨建引領,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把教育優先發展放在首要位置。2019年南海所轄7個鎮(街道),如今悉數成為廣東省教育廳強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00%成為廣東省標準化學校;全區16所普通高中,10所是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全區5所公辦中職學校中,有1所國家級示范性中職,2所國家級重點,4所省重點。在崇文重教的社會傳統影響下,重視子女教育,相信名校在南海蔚然成風。
南海人以“敢為人先”的精神,站立在改革開放的浪頭。“抓機遇、抓機制、抓項目”,南海區教育局通過名校辦民校、公民辦一體化等創新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統籌引領全區特色品牌學校創建,滿足社會各階層需求。同時打通同級學校橫向、縱向融通交流,實行科研帶動、競爭推動、上下聯動、人事互動的“四動”模式,推動教育綜合改革不斷出新。1988年南海率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98年普及高中教育;2009年南海區成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2016年,南海區教育局局長張苑發提出了“品質教育,學在南海”的目標,十年一臺階的南海教育在改革創新中騰飛發展。
教育代表著城市品位、區域文化和發展后勁。南海區以超前的眼光看到城鎮化和產業的飛速發展,新市民的加速涌入,帶來新的學位供求結構性失衡,教育內部精細化管理需要進一步提升等問題。南海區從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入手,推動教育綜合改革不斷出新。據統計,2016—2020年5年間,南海完成新建擴建學校82所(項目84個),增加建筑面積約143.5萬平方米,增加學位近8萬個。
南海區教育局以課程建設推動特色品牌學校打造,構建“品牌學校集群”發展新樣態。根據地域文化、辦學傳統、教師優勢、生源特點等確立適合自己的路徑,打造成為各具特色的優質學校。“有為黨建”、“優質學位”、“教育善治”、“大城名校”、“大城良師”、“大城英才”、“正心立德”、“課堂革命”、“身心健美”、“智慧教育”等具有南海特色的十大教育品牌,推動南海教育從發展規模到提升內涵轉變,教育改革從單項進行向全面深化轉變,公平、多元、共生、規范、開放的教育生態系統基本形成。
民樂小學學生在央視舞臺演繹嶺南傳統南獅大頭佛。
南海區教育局副局長張鑒華認為,南海特色品牌教育有三個核心,以傳承創新為核心,加強學生品質教育;以辦群眾滿意的學校為中心,提升學校基礎教學水平,實現學有所教;以創辦適合每個學生的教育為重心,創辦多樣性的高中職學校,讓更多的孩子能上更好更適合的學校,促使學生人生道路選擇多樣性。南海的普通高中建設打破了“唯一、單一、統一的縣中模式,出臺了普通高中高品質多樣化特色發展實施方案,形成了“多校、多樣、多元”的“集群模式”。以石門中學、南海中學、桂城中學為代表的學術型高中,以獅山石門高級中學和羅村高中為代表的科技特色高中,以及以南海藝術高中為代表的藝術特色高中、以獅山高中為代表的體育特色高中、以南海一中和南海執信中學為代表的傳媒特色高中和綜合類高中等,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
近年來,南海區教育局一直在尋找新的突破,從課堂教學的高效、育人內涵的豐富、人才培養的多元來實現南海教育發展路徑的轉型升級。南海石門中學從立德、立言、立身、立業、立品等多方面全方位育人,并邀請區內高端人才、精英校友到校給學生們上公開課,介紹他們的成功之路,使學生們明確人生的奮斗目標;石門實驗學校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深化“揚長教育”,激發學生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品質教育,與師德建設與教師的專業品質發展休戚相關。南海教育局啟動名師工程,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區鎮共建教師發展研訓基地,建立“區--鎮--校”三級聯動的教師培訓機制;協調規劃、錯位發展,借助高等院校和教育發達地區優質資源開展培訓,確立了“內提外引,塔形雙峰,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發展戰略,激發了教職工的主動性、創造性,使得南海教師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扎實的南海名師隊伍建設成效日漸凸顯,青年教師得以快速進入角色,迅速成長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干力量。
品質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2016年南海推出“品質教育,學在南海”的目標,為每一個南海學子的幸福成長奠基,成為南海轉變育人模式,打造品質課堂,提升“品質教育”的原動力。南海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禹飚介紹,南海的品質教育是由教育局主導,各學校根據自身特點,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革創新,加強學生品質教育,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培養出更多新時代合格人才。
南海區在改革開放之后社會經濟能夠飛速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滿足南海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構,南海現代職業教育提出“122”工程即:建設1所國家級示范職業院校、2所國家級重點職業院校、2所省級重點職業院校。通過“政府主導、協會指導、學校主體、企業參與”的“四輪驅動”模式,推進職業教育與制造業同步發展,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方向同步,為南海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鹽步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指導學生使用機器鋸木
職業教育的發展,引導是關鍵。據南海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功網介紹,南海為了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出臺了學費減免、“普職融通”、送教上門、校企對接等政策服務,注重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通過與支柱產業的深度合作,將企業人才培養的本土化與就業結合,提升學生就業質量。
2019年為了配合南海丹灶鎮打造仙湖氫谷特色小鎮建設,南海區教育局加速建設了佛山市仙湖氫能經濟技術學院,預計2020年開設氫能相關學制教育專業1--2個。先人一步的教育投資建設,加快培養氫能專業技術人才,提升了南海氫能產業全鏈條的核心競爭力,為南海區氫能源產業發展提供助力,搶占先機。
當前,南海正加快構建面向未來的“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為城市發展的關鍵。南海區教育局正以“推進現代化建設,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引領教育發展,走發達地區“高一層,快一步”的教育創新之路,堅持“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的核心教育理念,勇立潮頭,爭當改革先鋒。南海區教育局將為打造充滿活力的區域教育生態,滿足創業者多樣化的教育需求,以品牌教育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為南海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文:賴群英 李浩東)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