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區2020年高考6001人上高分優先投檔線,4人高分被屏蔽, 15位考生有望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發布時間: 2020-07-27 08:59:12 發布人: 南海區教育局
掃描二維碼
收藏本頁面
品牌教育,引領未來!2020年高考成績揭曉,南海區再創歷史新高,“品質教育,學在南海”品牌亮眼十足。6001人上高分優先投檔線,上線率33.8%,其中4549人上普通文理類上高分優先投檔線,比去年增加487人,1452人上藝術體育類重點高校線,共有13468人上本科線,上線率75.9%。整體水平達到北京、上海一線城市水平,更多的南海學子考上更好的大學。
今年南海區的尖子生群體再度爆發,共有4人成績被屏蔽,位列佛山第一,其中佛山市文科2名屏蔽生均為石門中學學生;全區普通文理類考生總分進入全省前100名共10人,600分以上920人,比去年大幅增加了526人。體育、美術類考生合成總分均奪得全省第一,21人進入體藝類合成總分全省前100名。全區15位考生有望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石門中學發揮龍頭作用,屏蔽學生共4人,上高優線1126人,比例高達95.59%,全省文理科前100名有9人,屏蔽生和省前100名人數均居全省公辦高中第二;南海中學上高優線共1021人,位居佛山第二,高優率82.54%。南海成為全省唯一有2所學校高優線上線人數破千人的縣區,除此之外,其他學校各項數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各校架起學生成長的立交橋,為學生多元發展提供良好條件,特長類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超70名考生有望被頂尖藝術、體育院校錄取。美術類:5人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錄取線,上中央美術學院錄取線16人。體育類:5人上北京體育大學錄取線,獅山高級中學高三學生、2019年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200米冠軍李力,體育文化類成績均過清華大學錄取線。音樂類:南海藝術高級中學上中央音樂學院錄取線7人。(注:數據更新至7月24日上午,各項數據來自各校通過考生匯總。)
南海高考成績何以連年領跑?
2020年高考石門中學高分考生合影。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南海區委、區政府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南海教育實現“三個顯著”——均衡化水平顯著提升、尊師重教氛圍顯著增強、教育質量顯著提升,“教育強區”品牌已成為南海的一張閃亮名片。
秉承崇文重教
南海教育捷報頻傳再攀高峰
南海自古崇文重教,良好學風、家風、教風綿延不絕。“古來數百年世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等事業還是讀書。”一百多年前,西樵鎮松塘村就有這樣一副對聯,崇文重教早已融入南海人的血液。 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在今年普通高中校長座談會上指出,希望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用關心教師、關心教育的實際行動,傳承好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在南海蔚然成風。 而早在2016年以前,南海就以改革先鋒之勢發展教育,先后獲得包括省首個教育強市(區)、7鎮街全部獲評省教育強鎮(街道)、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00%是省標準化學校等在內的多個金字招牌。 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在財政投入上有著最直觀的體現。2015年以來,南海每年的財政支出超過25%投向教育。其中,2018年,南海教育財政資金總投入47.5億元,比上年增加3.35億元;2019年,財政投入再增3.9億元,達到51.4億元。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口不斷流入,南海擴建新建一批學校勢在必行。5年間,南海完成新建擴建學校82所(項目84個),增加優質學位近8萬個。 發展教育,單靠政府遠遠不夠。事實上,南海社會各界對教育一向非常支持,成立于2016年的南商教育基金就是最好的佐證。四年來,南商教育基金累計嘉獎師生超過1萬名、嘉獎家庭近500個,發放獎金3000多萬元,獎教獎學覆蓋面之廣、獎勵人數之多、影響力之大,在省內也屬罕見。
2019年8月12日,南海召開2019年全區教育大會暨"南商教育基金"獎教獎學大會,獲獎學生和獲獎家庭合影。
在全社會共同支持下,南海教育事業屢獲佳績:高考連續11年創造歷史新高,各項上線率持續名列全省前茅,達到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教育發展水平,越來越多的世界頂級名校向南海學子拋來橄欖枝;去年中考,全市前50名學生成績被屏蔽,南海獨占36人。
打造十大品牌
推動南海教育從品質邁向品牌
南海是經濟發展的熱土,也是教育改革的熱土。在優先發展教育的征途中,南海發揚“敢為人先”的南海精神,不斷為南海教育注入新的內涵。 2016年,南海在區委、區政府直接領導下,高舉“品質教育、學在南海”的大旗,先后出臺多項政策,從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入手打造品質教育。 在品質教育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礎上,南海乘勢而上,2018年提出實施《南海區品牌教育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劍指南方教育高地的排頭兵,提出要用3~5年時間,打造“大城名校”“大城良師”“大城英才”等十大獨具特色的教育品牌,力促南海教育實現從品質到品牌的跨越。 其中,深入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優質化發展是“大城名校”行動的重要舉措。“我們鼓勵所有學校根據地域文化、辦學傳統、教師優勢、生源特點等確立適合自己的路徑,打造成為各具特色的優質學校。”南海區教育局局長張苑發表示。 南海出臺了普通高中高品質多樣化特色發展實施方案,以財政資金競爭分配的方式共投入6200萬元,重點扶持特色品牌學校67所。以此為抓手,南海逐步形成了學術類、科技類等八大類型普通高中發展格局。比如,以石門中學、南海中學、桂城中學為代表的學術型高中,以獅山石門高級中學和羅村高中為代表的科技特色高中,以南海藝術高中為代表的藝術特色高中,以獅山高中為代表的體育特色高中等,公平、多元、共生、規范、開放的教育生態系統基本形成。依托于此,南海注重辦好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的教育,學子們走上個性化成長的道路。來自獅山高中的16歲女孩李賀在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中獲得女子100米、200米冠軍;西樵民樂小學托起無數農村娃的夢想,8年間18次走上中央電視臺,三度登上央視春晚;九江鎮初級中學的科技教育屢獲國際大獎,由鄉村學校蝶變科創名校…… 目前,全區16所普通高中有10所是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另有2所為完全高中(執信、省實);5所公辦中職學校中,1所國家級示范性中職、2所國重、2所省重。
6月30日,怡海小學封頂,占地面積21899平方米,預計2021年開始招生。
堅持改革創新
繼續擦亮“南海教育”金字招牌
今年7月初,教育部公布“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公示名單,南海在列,是廣東省四個入選的市(區)之一。南海將創建品質教育“智學南海”教育信息化應用新生態,推動基于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這在南海并非孤例。進入新時代,教育也啟動了新一輪變革。南海用超前眼光破解教育新命題,不斷推動教育綜合改革,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級的改革實驗項目,繼續擦亮“南海教育”這塊金字招牌。 課程、教學是教育內涵發展、質量提升的核心。去年10月,南海成為華東師范大學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首個實驗區,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開展高中新課程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院長李政濤認為,南海教育是廣東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一個標桿,而實施高中新課程和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是南海教育實現新突破的方向。 推動“智慧教育”也是重要方向。去年4月,國家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與南海簽訂戰略合作框架意向,共建全國首個基礎教育“未來學校實驗區”,雙方共同制定區域未來學校行動計劃、籌建區域教育數據化、智能化中心、設立一批“未來學校”和“未來學校實驗項目”等。 南海區副區長冼富蘭在2020年南海教育系統書記、校長(園長)培訓班講話中要求,全區教育系統干部和廣大教師要在堅定中進取,在發展中提升,在創新中突圍,在奮進中作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南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顧耀輝表示,將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未來、抓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推動南海教育高質量發展。
關聯稿件: 附件下載: 南海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