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8日首度超200億港元后,19日港股通資金凈流入以近266億港元再創滬深港通開閘以來新高。業界認為,內地經濟穩步復蘇背景下,香港股市估值優勢顯現,從而吸引內地資金“南下”。
進入2021年以來,滬深港通南向單日資金凈流入均在100億港元以上。其中,18日南向資金凈流入達到229.7億港元,這一紀錄僅保持了一個交易日,19日又以265.9億港元再創新高。
新年以來短短12個交易日內,南向資金凈流入高達近1853億港元,遠高于同期北向近4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凈流入。將時間線拉長至過去6個月,南向資金凈流入已達近5000億港元,折合成人民幣為同期北向的近4.7倍。
內地資金“南下”對港股形成顯著推升。19日港股成交量破3000億港元,恒生指數大漲2.70%,新年以來累計上漲8.85%。而剛剛過去的2020年,這一指數錄得3.40%的跌幅,遠遠“跑輸”A股主要指數。
近期,內地各大券商紛紛迎來個人投資者“扎堆”開戶港股通。2020年創下逾3萬億元歷史新高后,2021年以來內地公募基金發行延續火爆態勢。近期發行的偏股型新基金,幾乎都將港股資產作為重點投資方向之一。
港股市場緣何吸引力“爆表”?上海尊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仇彥英認為,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背景下,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2020年GDP首破100萬億元。這對匯聚眾多內地企業的香港股市形成重大利好。
前海開源基金觀點認為,過去兩三年香港股市持續“跑輸”A股和美股,港股中的優質資產已具備明顯的投資性價比,尤其其中的優質投資標的業績增長穩定、競爭優勢突出、成長前景清晰,盈利將呈現回升并加速趨勢。
此外,人民幣升值趨勢也被認為是港股“受寵”重要因素。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戰略發展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周榮華分析認為,2020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高達近7%,令人民幣資產投資吸引力持續上升。2021年人民幣有望延續升值態勢,以港幣報價、人民幣交收的港股通也因此進入更多內地投資者視野。
與A股市場上機構資金“抱團”消費概念龍頭股不同,本輪港股行情中新經濟成為“主角”。招商基金表示,從中長期角度觀察,在“弱美元、穩人民幣”趨勢下南向資金有望持續凈流入,看好港股具有資產稀缺性特點的新經濟板塊及中概股回歸受益板塊。
作為連接內地與香港市場的跨境投資通道,滬深港通在助推A股“國際化”的同時,也使港股的投資者結構更趨多元。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末港股通累計凈流入規模已達1.73萬億港元,持有港股總市值近2.1萬億港元,占港股總市值比重約為4.4%。2020年港股市場總成交金額中,約15%由內地資金“貢獻”。
機構統計顯示,2020年外資凈流出港股近1.9萬億港元,同期內地資金僅通過港股通渠道的凈流入規模便達到近7000億港元,在很大程度上對沖了外資流出的影響。
國盛證券表示,未來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蘇、海外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海外資金也有望回流港股,并與南下資金形成“共振”,為港股市場帶來充裕流動性并驅動其持續向上。
新華社上海1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