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4-25 19:36:30
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中國人正在迎來一場消費大格局的切換。
在不斷出現的各種新經濟現象里,體育產業的崛起和國人的消費需求走到了一個完美的契合度上。如今對國人來說,體育正成為社會體制成熟、生活品質提升的標志;對國家來說,發展體育產業是尋求創業創新、促進消費的經濟藍海,是夯實改革紅利的重要途徑。
從經濟轉型與提升消費來看,體育產業主屬服務業。中國GDP增速逐漸放緩后,經濟結構將更趨合理,消費將代替固定資產投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發展體育競技,符合經濟結構調整和內需拉動、發展第三產業的改革方向。隨著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費逐漸從基本消費、功能消費過渡至健康消費、體驗消費,從而也促進了體育產業需求的有效釋放。
體育產業鏈條長、輻射廣。體育產業可與廣告、旅游、餐飲、文化、科技等眾多行業形成互動,帶動紡織服裝、裝備制造等產業發展。作為綠色低碳健康產業,發展體育經濟也符合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方向。通常,發達國家的體育產業占GDP比重在2%以上;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總值是3563億元,但占GDP的比重僅為0.6%,處于相對較低水平,未來成長空間可觀。就像中國足球,雖然離我們的黃金時代還很遙遠,但看上去越來越美好,不是嗎?
但是,中國體育經濟的崛起,要依靠哪些途徑,如何成長呢?
一、產業培育:資本催化和體制革新雙管齊下
1、資本催化
中國體育產業的核心在足球,根據“46號文”,足球產業未來產值可達萬億以上。足球產業的潛在價值和想象空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資本所看重。
以足球俱樂部為例,俱樂部上市已經成為趨勢。目前仍有多家俱樂部在醞釀資本化方案。國內足球俱樂部主要有三個代表模式:北京國安已經隨中信集團母公司在港上市;上海申花俱樂部也在上海綠地的整體上市資產包中;廣州恒大又一次引領了風潮,和淘寶正在進行足球俱樂部作為單獨個體上市實現證券化的新試驗。其中恒大淘寶登陸新三板,開啟了中國足球企業化、市場化、資本化的一種新的運營模式。
那么,足球俱樂部更適合哪種資本運營模式?成為資本打造的明星球隊是不是俱樂部的最佳選擇?足球俱樂部應該只有單一股東,還是讓各種資本都可以參與進來?這些都還要去嘗試。
2、體制革新
不可否認的是,體育觀念和基礎設施落后是中國足球難以振興的重要原因。中國很多父母擔心足球運動會使孩子分心,學校也不肯讓出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參加體育運動。這種教育觀念和體系都需要轉變。
此前,中國體育的發展由國家嚴格掌控,私有投資受到限制。目前這一情況正在改變,國家開始計劃將足球列入國家統一規劃的必修課程。據消息稱,國家計劃到2017年新建足球場并配備訓練器材的學校達到2萬所,新增足球運動員達到10萬人。
中國也在大力鼓勵國內與海外各大俱樂部聯手,在全國范圍內開辦足球學院,通過發掘優秀球員,培養更大的市場機遇。
3、國際借鑒
俱樂部運營:
縱觀世界范圍內的足球聯賽,主要有三類俱樂部經營方式。
公眾上市公司,如曼聯。需要接受股東對其財務報告的審核,所有運作都遵循商業化模式,公司有完整的管理層;
隸屬于大型財團或王室的俱樂部,如切爾西和曼城這樣被石油大亨和阿拉伯王子控制的俱樂部。他們基本不需要擔心盈利的問題,更多情況下是充當財團的玩物;
會員制俱樂部,如西班牙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所有的運作經費都來源于會員,他們是更具有公益性質的俱樂部。
產業鏈均衡:
以美國為例,體育產業發展十分均衡:偏向上游的體育觀賞服務業占比達到25%;偏向下游的體育用品業占比為30%;作為美國體育產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體育健身服務業占比為32%。
與美國相比,我國體育產業還處在初級階段,體育用品、服裝鞋帽的生產消費占比接近80%,涉及競技表演和體育娛樂等核心內容占比較小。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