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4-25 19:34:26
2014年10月份,在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后,為響應國家政策,各地紛紛出臺體育產業發展相關實施意見,制定產業發展目標。據統計,目前除吉林省未公布外,共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出臺了各自的體育產業實施意見,領取了各自的任務。
目前已出臺的30個省級政府實施意見中,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之和已超過7萬億元,突破了46號文件提出的5萬億的發展目標。以下是各地政府為體育產業發展都制定的主要任務及目標。
全國各地體育產業發展目標
(截止2015年10月14日,共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吉林省未公布)
地區 | 產業規模 | 體育人口 | 人均面積 |
北京 | 3000億 | 50% | |
1、京津冀協同發展,共建體育休閑旅游基地,打造京張冰雪體育休閑旅游帶,建立2至3個生態體育公園。 2、打造3-5家體育上市企業。 3、 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到70%以上。 | |||
上海 | 3000億 | 超45% | 2.6平米 |
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世界一流的國際體育賽事之都、國內外重要的體育資源配置中心、充滿活力的體育科技創新平臺。 | |||
廣東 | 9000億 | 常住人口的45% | 2.5平米 |
1、建設“一圈雙核四帶多點”布局,打造珠三角一小時體育圈。 2、三個10計劃。發展10家以上年收入達5億元企業;打造10個以上國內外知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體育用品與服務品牌;扶持10個以上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帶動作用的體育組織。 3、打造廣馬、廣網、NBA季前賽等體育賽事品牌。 4、培育2個以上國家級和20個以上省級體育產業基地,100個以上省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 | |||
江蘇 | 7200億 | 3500萬 | 2.6平米 |
1、培育體育產業特色縣(市)和體育器材、體育旅游等特色鄉鎮。 2、構建覆蓋全省的“智慧體育”服務網絡和平臺,加強體育場館智能化建設。 3、打造環太湖自行車、揚州鑒真半馬等品牌賽事。 | |||
浙江 | 5000億 | 超40% | 2.25平米 |
1、建設環杭州灣、環舟山群島、環太湖和環浙南運動休閑發展帶。創建3-5個體育產業特色小鎮。 2、發展杭馬等品牌賽事。 3、開發健身步道、自行車綠道等慢行交通系統,引導戶外場地設施建設。 | |||
重慶 | 1000億 | 1400萬 | 2平米 |
1、打造“一核兩帶多基地”。建設水上運動娛樂服務帶,打造戶外運動和民俗體育休閑旅游服務帶。 2、打造重馬、山地戶外、鐵人三項以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3、醫保卡余額試點健身消費。 | |||
陜西 | 1500億 | 1500萬 | 2平米 |
1、打造中超(中甲)球隊。 2、發展體育旅游,申辦全國運動會和其他體育賽事。 3、響應“一帶一路”,舉辦絲綢之路汽車拉力賽等。 4、發展品牌賽事,西安城墻馬拉松、環中國自行車賽、漢江龍舟、太白山登山節。 | |||
河北 | 3000億 | 2700萬 | 2平米 |
1、發展冰雪產業基地,引進冰雪運動裝備企業,將崇禮建成國際知名滑雪小鎮。 2、發展崇禮國際滑雪節、滄州國際武術節等品牌賽事。 | |||
安徽 | 2000億 | 3000萬 | 2平米 |
1、加大四大功能區建設(合肥經濟圈體育競賽培訓、皖江城市帶體育用品制造、皖南體育旅游休閑和皖北民間民俗體育健身)。 2、加強與長三角、中部地區和中原經濟區的區域體育產業合作。 3、打造自行車、登山、汽車等區域精品賽事和體育旅游路線。 | |||
四川 | 1500億 | 3000萬 | 2平米 |
1、“一極兩帶三區多園”的體育產業區域布局,建設樂山峨眉武術產業基地;攀枝花(中國)陽光康養產業試驗區等。 2、打造以康巴文化、藏羌文化等為內涵的地方特色體育項目。 | |||
甘肅 | 150億 | 1000萬 | 2平米 |
1、打造2-3個面向中西亞國家體育賽事。 2、建設嘉峪關滑翔基地,打造敦煌沙灘體育賽事,發展蘭馬、環青海湖自行車等精品賽事。 3、每年承辦5次以上全國性體育賽事觀摩和健身旅游活動。 | |||
青海 | 105億 | 224萬 | 2平米 |
1、打造省東部體育競賽表演、環青海湖體育健身休閑、柴達木體育場館服務和三江源生態體育旅游產業布局。 2、發展體育產業項目100個,建成省級體育產業基地20個,建設汽摩房車營地100個,打造體育旅游精品項目50個。 3、辦好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 | |||
云南 | 1000億 | 超總人口1/3 | 2平米 |
1、發展山地、水上和航空康體休閑項目,打造高原體育基地。 2、建設生態綠道。 3、醫保卡支付運動健身費用。 | |||
天津 | 1000億 | 超48% | 2.5平米 |
1、“五個一”建設。 2、提升改造薊縣山野運動基地。 | |||
廣西 | 1300億 | 40% | 2平米 |
1、打好“山水牌”、“民族牌”、“開放牌”、“融合牌”和“賽事牌”五張特色產業牌。 2、面向東盟,建成區域性國際體育產業平臺。 3、辦好中國—東盟國際汽車拉力賽等品牌賽事。 | |||
河南 | 3000億 | 4000萬 | 2平米 |
建設登封少林武術產業基地,發展焦作太極、安陽航空運動等特色產業。 | |||
山西 | 650億 | 1400萬 | 2平米 |
1、推廣“運動處方”。 2、各單位每年至少舉辦一次體育比賽。 3、試點社會保障卡支付健身費用。 | |||
江西 | 1300億 | 36% | 2平米 |
1、開展長江中游城市群體育合作交流,推進南昌、武漢、長沙聯辦多邊體育賽事活動。 2、促進體育和旅游融合,打造戶外運動基地和體育旅游示范基地。 3、打造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等。 | |||
海南 | 275億 | 35% | 2平米 |
1、發展體育休閑旅游,海陸空三維度拓展體育活動。 2、建設國家足球訓練基地。 3、重點發展自行車、帆船和高爾夫。 | |||
福建 | 10000億 | 40% | 2.2平米 |
1、建設兩岸體育產業合作基地,體育用品制造業基地和全國馳名山水運動休閑旅游地。 2、體育產業從業者占3%以上。 3、再創建3-5個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推動10-15家體育企業上市,形成“福建體育產業板塊”,培育1-2個國際體育品牌。 4、舉辦全國性綜合運動會和國際單項賽,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的品牌賽事。 5、足、籃、排、乒各有一支高水平的福建職業俱樂部。 | |||
西藏 | 達到全區生產總值1% | ||
打造喜馬拉雅登山文化中心,走“高、精、尖”路線。建設全國戶外運動大區,發展高原特色體育產業。 | |||
湖北 | 2600億 | 2200萬 | 2平米 |
1、“一核兩帶多基地”。把武漢打造成全國性體育賽事、科教服務、賽馬產業中心和中部地區體育商貿、產權交易、汽車運動產業中心。 2、至少擁有中超、中甲和女足超級俱樂部各一支。 3、構建“場館+四邊+綠道”的全民健身基礎設施網。 4、打造武網、武當武術等品牌。 5、爭創5個國家級20個省級和20個行業體育項目示范基地。 | |||
貴州 | 800億 | 超常住人口28% | 2平米 |
1、發展互聯網+體育,建設貴州體育云。 2、引進國際賽事、發展特色體育休閑旅游。 | |||
山東 | 6000億 | 總人口40%以上 | 2.2平米 |
1、開啟互聯網+體育模式,打造體育產業資源交易、科學健身指導、“線上線下”消費平臺。 2、醫保卡余額試點健身消費。 | |||
遼寧 | 2000億 | 總人口45% | 2平米 |
1、提出“一帶二路三核九區”的產業布局。 2、發展足球產業和冰雪運動產業。 3、鼓勵發展職業聯盟。 | |||
內蒙古 | 占GDP1.4%以上 | 總人口45% | 3平米 |
1、建設國家級北方足球訓練基地和北方青少年足球夏令營活動基地。 2、打造以“車”、“馬”、“冰雪”、“那達慕”為主的體育項目品牌。 | |||
黑龍江 | 1150億 | 1500萬 | 2平米 |
1、構建五大產業帶和“五環”城市圈。 2、大力發展冰雪產業、戶外休閑養生等項目。 | |||
新疆 | 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區生產總值中占比明顯增加 | 總人口1/3以上 | 2平米 |
1、形成5個以上以體育為主導的區級產業園區。 2、大力發展冰雪產業。 | |||
湖南 | 2000億 | 總人口40% | 2平米 |
1、規劃建設省體育醫療專科醫院。 2、實現2家以上體育企業上市。 3、建省級體育產業資源及體育產權交易平臺。 |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