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9-28 11:01:16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中小學開學已近一月,雙減政策落地也近一個月。
作為全國先行的九所雙減試點城市之一,成都模式引人關注。從9月開學起,成都學校在全面開啟課后延時服務的同時,通過高效課堂,作業日清,增加體育課,豐富延時服務內容等各項措施提質增效,推動學生減負。9月27日,成都市青羊區率先向社會發出“書包不回家”倡議,同時啟動6所學校試點。
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表示,“書包不回家”是青羊區學校落實“雙減”政策的一種嘗試,學校將通過提高課堂效率,提高作業效能,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提高家校共育水平四項行動,來讓家長放心。
目前,“書包不回家”行動先在成都市泡桐樹小學、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成都市少城小學、成都市回民小學、成都市實驗小學成飛分校、西南財經大學附屬小學6所小學試點,并進行差異化實施,后續還將向全區推廣。
書包減負 已經調研一年
開展“書包不回家”行動,即:在校參加課后服務并完成了作業的學生,在獲得老師同意和家長支持的前提下,周一至周五期間,放學后書包可不背回家。
相關負責人表示,早在2020年10月,青羊區教育局就進行了關于書包重量的專項調研,針對大多數學生書包重量過重的問題開展了“輕輕書包”行動,青羊區的學校紛紛行動起來,指導師生做好書包管理,家校合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是家長和孩子關注度最高,也是與日常學習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內容。為深入落實“雙減”政策,把學校的教學任務留在學校完成,減輕學生身心負擔,降低家長輔導作業焦慮,青羊區向全區發出倡議:通過“書包不回家”這一小小行動,把校外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試點學校 一周作業提前向家長公示
9月27日下午5點,封面新聞記者走進了試點學校西財附小。按照延時服務安排,全校低段學生5:30放學,高段學生5:40放學,放學時,大家一身輕松,都沒有背書包。
學校告訴記者,因為提前對家長、老師進行了雙減行動目的意義的解讀,征求了家長、老師的意見,也收集了不少問題,在“書包不回家”行動上,學校做了充分的準備,讓家長放心。
“書包不帶回家了,家長怎么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是多數家長的擔心。為此,學校提前一周在家長群公布作業計劃,讓家長清楚明白孩子一周的學習內容和作業要求。在公示單上,作業被分成了三類,基礎作業、能力作業、拓展作業;基礎作業在課堂完成,能力作業在延時服務完成,拓展作業如課外閱讀、數學活動、科學活動都可以在家庭完成。
其次,每天每個班教室后面還張貼了作業公示欄,由參加服務老師填寫作業內容、學生完成作業時間,以及服務情況,方便布置作業的科任老師能夠在第二天準確了解學情,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有針對性輔導。對那些作業不能在當天完成的同學,第二天由老師利用大課間單獨輔導。
學生、家長反響
不少同學告訴記者,書包不用背回家了很開心,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畫畫、彈鋼琴、閱讀、跳舞、打籃球等。六年級的羅佳妮告訴記者,自己一般都在學校完成作業,回家后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興趣,可以彈鋼琴、畫畫,放松。
家長顧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兒子讀四年級,學習成績中等,參加延時服務前,回家做作業花很多時間,現在,基本上作業都能在學校做完。為此,她表示十分欣慰。“回家后,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觀察孩子的興趣,讓他有更多的時間感受藝術、學習做菜,看書,參加體育活動。”而周五放學書包帶回家后,家長再跟孩子一起查漏補缺。
讓學校承擔更大的責任
“負擔”減下來,“效率”提起來,學校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青羊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書包不回家”是青羊區學校落實“雙減”政策的一種嘗試,這并不是用一種簡單的形式來響應政策,也是不以“減負”之名讓學生逃避學習,而是用態度和行動支撐“高質”,用4個“提高”,讓家長放心。
一是提高課堂效率。持續深化課堂改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習慣和能力。
二是提高作業效能。構建學科作業、跨學科作業、學校作業、差異性作業等高質量作業體系,指導學校更加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
三是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學足學好,讓課后服務成為學校教育提質增效、整體減負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學生鞏固知識、培養興趣、激發潛能和個性成長的活舞臺。
四是提高家校共育水平。增加與家長點對點的交流反饋,讓家長更及時、更全面地掌握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讓家長全面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形成家校合力,助推孩子健康成長。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