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9-07-25 18:55:56
7月10日下午,中國深本數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北京孫維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深本數學”創始人、“本質理論”發明人鄒華權老師蒞臨我校講學。我校全體教師、高一(2)班50多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此外,倫教中學的部分老師也觀摩了此次活動。
在講座開始前,由鄒華權老師的助教蔡老師給高一(2)班的學生上了一節數學課,在這節課中,我們看到了蔡老師在教學中不斷幫助學生樹立能學好數學的信心,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成果不斷地給予肯定與鼓勵,整節課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隨后,鄒華權老師親自給同學們上了一節不同尋常的數學課。鄒老師的課堂恰如其分地詮釋了“深本思維,一通百通”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同學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不斷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講課結束后,鄒老師還跟同學們分享了“深本數學”中成功逆襲、秒變學霸的例子,同學們聽后更是備受鼓舞,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愈加濃厚。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主人,可在鄒老師的課堂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更充分地體現,老師變成了幕后導演,學生有更多的思考和展示時間。
接下來,鄒華權老師讓學生離開現場,專門給在場的全體教師作了專題講座。
二十三年前,鄒先生曾是我校數學教師兼年級組長,所以,他首先給我們介紹了他自己離開桂中后特別是20年前他負笈京城,向當時北京市22中數學教師孫維剛先生請益求教的經歷。
孫維剛怎樣教數學?他說了十六字:“八方聯系,渾然一體,漫江碧透,魚翔淺底。”他的教學方法被稱為"結構教學法",講究新知識和舊知識的比較和聯系,把問題交給學生,先讓學生就問題提出自己的猜想,再讓學生證明自己的猜想。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鄒華權先生在孫維剛先生“結構教學法”的基礎上,經過深耕精研,不斷探討,進一步提出了“深本數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
鄒老師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學生學,而不是老師教;做題的本質是思路通而不是數量多;學數學的本質是提升思維能力,而不是僅僅為了應付考試。”這些教育理念給在座的老師極大的觸動與思考,教與學本就是一種思維的碰撞與交流,掌握學習規律,學生可以舉一反三、一通百通,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提升思維能力,自然能學好數學。
長達三個半小時的上課和講座,整個會場座無虛席。不僅學生興趣盎然,教師也躍躍欲試;不僅數學教師聽得入神,其他學科的教師也聽得非常投入。師生們紛紛表示,聽了鄒老師的上課和講座以后,深受啟發,受益匪淺。
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果的方法就是可以借鑒學習的好方法。鄒老師的深本數學教育理念對我校師生觸動很大,參會的老師和同學都表示收獲滿滿。新時期在教育變革的大背景下,我們更應跟上時代的步伐,深入推進課堂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撰稿:王一平、肖隆國
攝影:彭源星
編輯:吳曉洋
審核:楊愛民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