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故里旅游區始終堅持以“安全、文明、生態、智慧”的目標建設優質旅游環境與服務。
日前,第一批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名單公布,孫中山故里旅游區榜上有名。據了解,該旅游區在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的基礎上,不斷升級設施、優化細節,著力打造文明旅游景區。12月2日,記者深入該旅游區,探訪發現其“脫穎而出”的制勝法則。
升級配套設施 推出智慧旅游
驅車數里,記者來到孫中山故里旅游區,在地下停車場里按照指示牌順利找到了步梯和電梯的位置。從步梯走上地面,抬眼便看見標識牌上寫著“主游客中心,50米,1分鐘”“孫中山紀念館,770米,16分鐘”“辛亥革命紀念公園,830米,17分鐘”;不遠處的景區全景圖進行了全新升級,以中英日韓法五種語言詳細標注了五大區域內的景點位置,讓游客在進入景區前便“一覽無余”。
作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孫中山故里旅游區始終堅持以“安全、文明、生態、智慧”的目標建設優質旅游環境與服務。今年,景區內部大巴生態停車場改造與地下車庫氛圍提升改造已完成,垃圾桶統一換成了與景區環境相匹配的石材款式,標識牌上增加了目的地距離與到達所需時間,幫助游客科學計劃游覽時間。
“您好,請問是管理中心監控室嗎?”孫中山故里旅游區管理中心負責人程社洪打開路邊燈柱上掛著的“一鍵求助”木箱,按下按鈕連線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將迅速定位找到需要幫助的游客,這種緊急救助系統景區內安裝了數十個。”程社洪介紹,目前景區配套了醫療室、特殊人群第三衛生間、無障礙設施和母嬰中心等設施,實現景區WIFI全覆蓋(包含犁尖山),不斷優化完善細節,為游客提供更貼心的人性化服務。
主游客中心一樓的墻上安裝了一塊巨型電子顯示屏,上面顯示了游客來源、數量、性別、年齡大數據分析和實時監控,工作人員通過平臺數據隨時應對突發狀況。“今年6月,孫中山故里旅游區智慧旅游系統平臺正式試運行,游客可以通過手機進入小程序提前預約和購票,了解景區周邊食住行,收聽線上語音講解,隨時查看天氣、景區人流等資訊,還能線上購買文創特產。”程社洪在顯示屏上打開了小程序,進入“景區導覽”,放大手繪版景區全景地圖,點選“楊殷故居”,相關介紹立即彈出,“一手掌握”全景區。
豐富文旅活動 提升服務水平
孫中山先生故居門前,游客絡繹不絕。每逢節假日,都是景區接待游客高峰期。“目前我們最高客流是每日3萬多人,均在我們可接納范圍內。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我們也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程社洪介紹,目前景區的志愿者分工明確,有負責旅游指引的、有負責解說的、還有負責文明督導的。在提升景區服務隊伍質量的同時,專門安排了文明督導員,和景區內隨處可見的文明提示標語、滾動電子屏一起,引導市民游客強化文明旅游意識,進一步規范文明旅游行為。
孫中山故里旅游區依托紅色文化資源,近年來承接、舉辦了許多文旅活動,如南朗旅游文化節、臺商故里植樹活動、港澳青年夏日體驗活動、創意集市、美食定向嘉年華、各類研學活動、以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活動順利舉辦離不開服務團隊的努力。景區從規范服務、尊重旅游者、語言規范等多方面提升團隊服務質量,并積極組織員工學習急救常識,掌握心肺復蘇急救要領,毒蛇咬傷及防中暑處理技巧等。同時,通過招募志愿者,組成志愿者服務隊,不斷壯大景區服務團隊力量,各色文旅活動中不乏他們的身影。
開放翠亨舊村 引入文創餐飲
翠亨古村是今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的新游覽區域,街道呈現“井”字形規劃,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內有舊民居68座和多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楊啟懷、楊啟文舊宅,陸燦、楊維學故居、北極殿遺址等,建筑門墻上多配有灰雕、木雕、壁畫,體現了清代和民國時期嶺南傳統民居的特色和風格。在這里,游客不僅能體驗翠亨古村的原始狀態,還能“觸摸”到那段過去的歷史。
該區域休憩座椅、標識牌、洗手間、旅游驛站等設施一應俱全。“我們正在計劃在這片區域引入文創產品銷售和餐飲服務。目前景區里并未提供餐飲場所,咖啡廳、餐廳、茶室的入駐將填補這一空白。”程社洪說,未來以翠亨古村為落點,將孫中山故里旅游區打造成為集觀光、學習、購物、飲食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在深挖紅色文化旅游資源中,促進人文藝術融合發展,營造有品質、有溫度、有活力的旅游環境,勇當中山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領頭羊”,扛起中山旅游品牌形象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