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中山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國內外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形勢,介紹全市疫情防控措施,特別是農村防疫和春節期間人員出行的安全防控措施,并就跨境貨物運輸、寒假疫情防控、春節留中山過年等問題回答記者問。
中山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李翠萍介紹,當前中山屬于低風險地區,在疫情防控上,嚴格執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策略,疫情形式總體保持平穩。截至1月21日,全市已連續345天無報告本地感染確診病例;已連續315天無報告境外輸入病例。雖然中山已取得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但是,疫情防控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依然存在,當前國內疫情呈現出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狀態,表現出持續時間長、涉及范圍廣、傳播速度快、農村比例高等特征。為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山將按照以下“三個嚴格落實”做好冬春季節的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中山人員的健康排查和管理。對高風險地區來返中山人員進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中風險地區來返中山人員實行“四個一”措施,即: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問詢,查驗一次健康碼,開展一次核酸檢測。確保追蹤到位、排查到位、管理到位。低風險地區來返中山人員應提供行程碼,并及時向所在社區報告。
二是嚴格落實入境人員“14+7”政策。對境外來返中山人員落實“14+7”的管理要求,即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社區健康監測管理,并在入境后第1、7、14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特別是針對前期英國入境的人員和近期有英國旅居史的人員,將在集中隔離第4天增加1次核酸檢測。解除隔離后納入7天居家健康管理,7天內不外出,并在第7天檢測1次核酸。
三是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堅持“非必要不舉辦,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控制大型群眾性活動的舉辦,對不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要求的活動不予批準;減少室內聚集性文娛活動,劇院、網吧、歌舞娛樂場所、游藝娛樂場所接納消費者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75%;餐飲單位嚴格落實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環境消毒通風等措施,落實原材料,尤其是凍肉、水產、海鮮的索證索票及溯源工作。廣大群眾要主動服從管理,積極配合落實各項管控措施,防止公共場所病毒傳播。
春節前后的防控措施提醒
隨著春節臨近,人流物流日漸增加,冬春季新冠肺炎與其他呼吸道疾病季節流行相互疊加,疫情輸入傳播風險日趨嚴峻,疫情防控“大考”再次來臨。為使廣大市民度過一個安全、祥和的春節,全市人民必須心手相牽、攜手共防,共同做好疫情防控。
一是落實“三個減少”,減少人員聚集、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
二是落實“三個加強”,加強個人防護、加強村居管理、加強宣傳引導。
三是落實“三個非必要”,非必要不離中山、非必要不離境、非必要不到中高風險地區。
倡議廣大市民時刻保持防控意識,盡量減少流動,留在中山過春節,節日期間倡導微信、電話拜年,非必要不串門、不走親、不訪友、不聚會、不聚餐。外出時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配合落實防控措施。如有家人出現發熱、干咳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癥狀時,要第一時間前往發熱門診就診,不自行購買藥物治療,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就診。各村居要加強人員摸排,掌握轄區內異地工作、求學人員的返鄉情況,轄區內居民家庭外地探親訪友情況,以及上述人員是否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做好網格化管理。
新冠疫苗接種情況
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市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共設置接種點30個,截至2021年1月18日18:00,全市累計4.5萬人已接種新冠疫苗。我市醫療衛生人員、防疫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從業人員等均為重點人群優先安排接種,同時,加快推進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快遞業人員,基本社會運行保障人員等人群的接種工作,預計春節前完成上述人群的接種工作。根據異常反應監測結果,我市目前無嚴重不良反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