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1-07 12:08:21
王軍榮
2021屆畢業生求職工作陸續展開。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后個人信息遭泄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
剛遞交了簡歷,卻接到諸多陌生來電,且并非是錄取或面試的電話,這讓人惱火,究竟誰泄露了我的信息?誰賣了我的簡歷?自己投遞的簡歷正在網上裸奔,自己的信息被一再販賣,那是什么滋味?可這種現象存在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何總是遏制不了?在我看來,遏制簡歷販賣關鍵在于“違法必究”,換言之,就是要提高違法成本。
簡歷販賣都已經有成熟的黑色鏈條了。非法方式收集簡歷的路徑不少:能夠通過企業賬號在招聘平臺收集;中介冒充用人單位,將在招聘網站上收集到的簡歷轉到個人郵箱中,用提取軟件大批量提取姓名、所在城市、學歷等關鍵信息,形成文本文檔后出售;借助招聘平臺內部人脈收集;通過幫助買家“一條龍”注冊企業賬號牟利等等。這讓求職者防不勝防,等到接到陌生電話才知道自己的簡歷被販賣了。
針對網絡求職被騙、簡歷被賣等問題,2020年12月,人社部公布了《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要求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用人單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不得泄露、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信息,違者將被處罰。管理規定還明確了網絡招聘求職信息規范、信息審查規范、網絡安全與信息保護規范以及收費規范等。我國的刑法、網絡安全法等都有保護隱私的條款,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正在研究制定中,人社部的管理規定也已出臺并將于3月起施行,毫無疑問,對于簡歷販賣行為懲罰的法律并不缺乏,因此,要想起到震懾效果,就要違法必究,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
簡歷販賣不是小事,會給求職者帶來很大的痛處,也是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重要方面。解決之道在于:其一,網絡招聘行業應聯合制定統一規范,完善內部管理流程;其二,做好監督工作。職能部門和網絡招聘企業能夠實現無縫對接,讓簡歷販賣無處可躲;其三,充分利用技術手段,比如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措施,提升網絡招聘服務效能,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其四,嚴格執法,違法必究。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