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1-07 15:05:59
鳳城講古第十二回
珠江商報訊 記者王艷美報道:在本月15日舉辦的鳳城講古第十二回——尋莘村舊事 覓鄉村振興中,其中過一個環節,講古嘉賓以大良莘村的老建筑解讀嶺南建筑風格。平日大家見慣的認為是普通不過的建筑,到底蘊藏著怎樣的文化內涵?下面為大家解讀幾種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化。
大良莘村里的傳統民居
關鍵詞1:三間兩廊
大良莘村內,三間兩廊的建筑保留得非常好,這也是嶺南建筑的代表風格之一。
“三間”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其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居室。三間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兩廊”一般用作廚房或門房。
有些房子,廳堂背后還有一個小房,叫神后房。神后房很有講究,一般不開窗,開窗意味著漏財。
這種三間兩廊的建筑,所開的窗又窄又長,僅能容納貓兒穿過,故被稱之為“貓兒窗”。外面的人看不到屋內情況,主要起到防盜作用。
三間兩廊結構
關鍵詞2:硬山頂
看似人形的屋頂在大良莘村也是典型的建筑風格,這種屋頂被稱為“硬山頂”。
硬山頂的屋頂兩面下斜,易于傾瀉雨水。在臺風來臨時,直線傾斜的屋頂,又比屋面平緩、屋角上翹的懸山頂、攢尖頂屋面,更能抵御風力。這是嶺南先民細細量度后的選擇,是建筑融入嶺南自然、人文環境的一種體現。
關鍵詞3:鑊耳山墻
鑊耳山墻也是大良莘村老房子的特色,這種建筑具有防火、防日曬、通風性能良好等功能。火災時,高聳的山墻可阻止火勢蔓延和侵入,因此山墻又叫封火山墻。烈日當空時,可遮擋太陽直射,減少屋內日曬所帶來的悶熱。微風吹動時,山墻可擋風入巷道,進而通過門、窗流入屋內。
關鍵詞4:蠔殼屋
大良莘村還保留著一座蠔殼屋。唐劉恂《嶺表錄異》說:“盧亭者,盧循昔據廣州,既敗,余黨奔如海島野居,唯食蠔蠣,壘殼為墻壁。”這種墻體用泥、沙滲以糯米粉、糖漿夯壘而成,堅韌如石,隔熱性能好。順德明代以前已大量采用蠔殼做建材,大良莘村保留下來的是順德為數不多的蠔殼屋。
相關鏈接
鳳城講古
由大良街道宣傳文體旅游辦公室主辦、珠江商報社承辦的“鳳城講古”活動自2016年推出以來,深入鄉村挖掘傳統文化,以昔日“講古”的形式傳承傳統文化。過程中,本土文化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內容解讀和價值提煉,青少年更將傳統文化融入各種藝術中,創作出傳統與時尚相互交融的藝術作品。
目前,“鳳城講古”已舉辦十二期活動,先后對大門和古鑒開村歷史、龍舟文化、歷史名人、華僑歷史、特色民俗、姓氏宗族、順峰山雙塔歷史、中區歷史、清暉園歷史、南華商貿經濟、十九樓歷史、文秀紅色文化、大良莘村文化等深入挖掘。
?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