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1-07 15:05:52
大良鳳城曲藝社社長盧聯輝
文/珠江商報記者梁曉華
大良曲藝家協會今年11月1日下午擬在順峰山公園內的粵劇大觀園舉辦曲藝展演,整場展演共有11個節目,其中大良鳳城曲藝社占了8個。而這8個節目中,屬鳳城曲藝社社長盧聯輝原創的占了6個之多。
與曲藝結緣堅持50多年
盧聯輝是新中國的同齡人,今年71歲了。但他精神矍鑠,對曲藝的熱愛絲毫不減,還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盧聯輝原是龍江居民,1966年便開始學樂器,1968年作為知青,下鄉到龍江西溪大隊,當了8年的知青。后來,順德縣招工,他才進入順德縣供銷社,分配到大良日雜公司工作。
“在日雜公司,從當年的還沒結婚的后生仔,我一干就干到退休了。”盧聯輝笑道。
盧聯輝與曲藝結下的不解之緣其實從他下鄉當知青開始。1968年,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知青一起,建立了一支有20多人的西溪大隊宣傳隊。“那時候,鄉下的文化娛樂生活非常貧乏,我們宣傳隊盡管水平不高,設備也非常簡陋,演出卻非常受群眾歡迎。”回憶起昔日的歲月,盧聯輝依然難掩幾許興奮與激動。
鳳城曲藝社成立于1987年,盧聯輝是當年的創辦人之一。談起鳳城曲藝社,他就像如數家珍。鳳城曲藝社,成立30多年,現有社員20多人,每逢周日晚上8點鐘開局。鳳城曲藝社以傳承和發展粵劇粵曲為宗旨,30多年來活躍在大良地區,在各種各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中,經常可見到盧聯輝和社員們的身影。曲藝社多次被順德區戲劇曲藝家協會評為先進曲藝社。
為曲藝展演創作6個節目
去年新中國成立70華誕期間,為歌頌我們祖國的壯麗輝煌與繁榮昌盛,作為與新中國同齡的他,特別有感觸,所以創作了粵曲對唱《歡歌向末來》等。
早在2011年佛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時,盧聯輝便熟讀了文明守則,以此律己。“因守則不好記,何不把它編成粵曲來唱,既可熟記文明守則,又可傳唱起到宣傳作用?有感于此,我執筆寫了《攜手踏上文明路》一曲。”盧聯輝告訴我。而有感于順德各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盧聯輝還編寫了《鄉村新貌》一曲,以歌頌社會主義的新農村新風貌。
順德是粵劇粵曲的發源地,大良更是全國曲藝之鄉,大良的粵劇曲藝蒸蒸日上,有感于此,盧聯輝創作激情激發出來了,便創作了《鳳城粵韻盡朝暉》一曲。疫情期間,有感而發,他寫了《萬眾同心抗疫情》。
身為鳳城曲藝社社長,同時又是曲社頭架樂師,并任大良曲藝協會常務副會長,順德戲劇曲藝家協會顧問,雖然退休已經11年,但他對曲藝的熱情不減。因為他幾十年對曲藝的無私奉獻,2014年,他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創建中國曲藝之鄉優秀曲藝工作者”榮譽。
采訪快結束時,情系曲藝幾十年的盧聯輝動情地對我說:“以前我幾乎每晚都花在曲藝上,許多喜宴,我到場祝賀,匆匆吃些點心,還未等到開席,我便又急匆匆走了,因為私伙局通常都是晚上八點便開局。沒有頭架不行,大家都在等我才能順利開局。現在我逢周二晚上便留給自己,不再接任何演出任務,留給自己看看電視,陪伴家人,放松一下自己。除了曲藝,我什么東西都可以割舍。因為我唯一的娛樂及寄托,就是曲藝。”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