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1-07 17:55:38
搶飲村改“頭啖湯”,均安新華社區加快建設美麗鄉村
文/珠江商報記者蘇淑婷
圖/珠江商報記者陳炳輝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醫用口罩”成為搜索熱詞之一。隨即,智能衛材產業的發展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而早在2019年,憑借傳統紡織產業基礎,通過智能衛材產業的引入,吸引上下游產業集聚發展,以打造融合紡織、智能衛材一體的高科技產業園區為目標的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率先在均安鎮新華社區永豐工業區內啟動建設。
作為均安首個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由新華社區永豐工業區改造而成的均安紡織衛材科技園區建設項目已經全面鋪開。搶飲村改“頭啖湯”的新華社區乘勢發展,以村改帶動社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一步一景的“最美上學路”、瀝青罩面的主干道、設施完善的運動公園……一個個喜人的變化見證著新華社區的華麗蛻變。
新產業集聚 承接粵港澳外溢資源
與順德很多村居一樣,新華社區在2000年初就建起了村級工業園,主要產業為牛仔配套加工產業。“以前,由于這些產業的環保設備沒有跟上,生產工藝也比較落后,由此造成的環境問題也相當嚴峻。”新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要發展,必須要改。但如何改?2018年,順德吹響了村級工業園改造“頭號工程”的號角,讓新華社區看到了希望。在區、鎮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在2018年8月,新華永豐工業區率先啟動村級工業園改造,推倒了均安鎮內第一家改造園區內的舊廠房,打響了均安村改攻堅戰的第一槍。
航拍下的均安新華村貌。
搶飲村改“頭啖湯”,新華永豐項目成為了村改創新模式的受益者。據了解,根據新華工業區實際情況,均安鎮采取了全區首創的統租保底收益改造模式推動園區改造升級,即由政府引導、國資參與并招標引入社會資本,經過村集體表決通過后,土地以土地合作的形式交由國資與社會合作方共同投資改建,社會合作方統籌運營,并允許村回購物業,由鎮國資保底包租。“該模式既有利于園區產業導向,又可盤活村集體存量資金,達到資產增值的效果。”新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華永豐項目地塊緊鄰佛山一環主干道及廣中江高速入口,區位優勢明顯,其開發經營權得到了眾多投資商的青睞。在2019年7月,在公開競標中,由均安鎮國資企業順怡物業公司與深圳耀邦集團組建的合資公司——佛山市順德區潔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競得了新華永豐工業區改造項目約3.5萬平方米土地合作開發經營權。
在2014年,從深圳搬到均安,專注于衛材產業的深圳耀邦集團早就希望能在均安鎮擴大發展規模。“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期,集團能參與順德區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工程中,成為其中的參與者、受益者,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深圳耀邦集團、佛山市順德區潔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繼全表示。
“與當年相比,均安的區位優勢明顯提升,均安轄區內的衛材產業企業也從原來的2家增加至十多家。”陳繼全表示,園區建成后,將由順德區潔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牽頭,招商引進上下游供應鏈及配套服務公司進駐,同時打造行業孵化基地,集研發、生產、銷售等相關配套服務,打造均安全新的產業鏈。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將為新華社區集體經濟增加約1300萬元的年收入,有利于保障社區各項事業順利發展,提高居民收益。
加速度發展 村改項目全面鋪開
作為順德區首批村級工業園改造的示范項目之一,均安紡織衛材科技園項目備受各方關注,該項目總面積約351畝,項目改造分為提升整治區和拆除重建區,其中提升整治區235畝,拆除重建區116畝。項目總投資金額1.8億元,一期建設三座標準化廠房和1座員工宿舍,二期建設兩座標準化廠房、一座員工宿舍和一座商業體。
均安首個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由新華社區永豐工業區改造而成的均安紡織衛材科技園區建設項目已經全面鋪開。
項目從啟動招商到工程動工僅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順德速度’的確是大大增強了我們這些投資者的信心。”一期項目已經封頂,二期項目加緊建設。站在二期項目的施工現場,看著各種工程機械正在緊張有序作業,陳繼全對于項目的發展信心滿滿。
看得見發展,新華社區的村改項目越改越順,發展亦按下了“快進鍵”。踏入2020年,均安鎮和新華社區村改人繼續秉承“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村改精神,加快推進新華社區村改項目。
經過鎮村改辦和新華社區相關工作人員的主動宣講和積極動員,2020年7月16日,均安紡織衛材科技園三期項目、新華保安工業區改造項目等系列方案“雙百”通過(“投票參與率”和“通過率”均為100%);11月27日,均安東海工業區復墾復綠改造項目新華片區項目“雙百”通過。
新均欖路新華段即將通車。
一系列項目的推進,為新華社區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日前,橫穿新華社區,連接永安路和橫九路的新均欖路已經基本完工,雙向六車道的道路將進一步優化新華社區的交通路網,新華社區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提升。“交通路網的完善,將強化社區與外界的溝通聯系,為接下來的招商引資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新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手筆投入 提升環境建設美麗鄉村
從產業提升,到環境的改造,村改給新華社區帶來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近年來,與村級工業園同步改造提升的還有遍布在新華社區每一個角落的“微變化”。
“以前,這條路又窄又爛,開車出入很不方便。”新華社區華豐片區的華豐路連接均安三橋和新華小學,是華豐片區居民出入的主干道之一,居民陳小姐每天都要在這條路上來回好幾次,每一次開車通過,她都要格外地留神。
急群眾所急。經研究決定,新華社區居委會投入200萬,對全場約1600米的華豐路實施瀝青罩面改造。“現在鋪了瀝青,走起來安全多了。”陳小姐坦言。與華豐路的情況類似,新華社區還投入120萬元,對保安入村大道二期路段全長350米的道路實施土方回填、下水道改造、排水管網和雨水井建設、道路改造。
綠化工作人員為公園的樹木澆水。
在硬件提升的同時,新華社區還對保安西路沿線進行舊居村綜合升級改造。行走在新華小學、新華幼兒園附近,街邊房屋的墻壁換上了鮮艷的“新裝”,一幅幅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社區文化特色的墻繪實力搶鏡。
“在改造前,這里的交通十分擁擠,加上路面損壞嚴重,甚至出現裂縫和不同程度的下沉。”在沿街開便利店的歐陽先生表示,改造后,道路的通行環境變好了,風景也有了。“這些墻繪讓整條路都文藝了起來,偶爾還會看到一些游客在這里打卡拍照。”
放學后,村民接了孩子就到學校附近的文化驛站看書。
而在這條“最美上學路”上,以玻璃屋模式建設的文化驛站還成為了學生們課余時間的好去處。“只要一刷身份證就能進去,很方便,而且站內藏書比較豐富,環境也很舒服。”在等待大孫子放學的時候,居民張先生帶著小孫女在驛站里看看書,他覺得很舒服。
一手抓村改,一手抓鄉村振興。在黨建引領下,新華社區在人居環境提升方面體現在方方面面,華興體育公園的建設,元龍涌、永豐涌、華豐涌等多條河涌的水環境綜合整治,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逐漸成型。
故事
整體動遷33戶村民
全力支持村改工作
錯亂破落的民房、狹窄曲折的村路,穿村而過的小河污水橫流,夾雜在工業園區內,新華永豐沙涌21隊33戶居民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下。
搶抓村改機遇,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在2020年年初,新華社區決定將沙涌21隊的民房區域納入村改范圍,安排拆遷安置地,實施區域整體搬遷。“搬出去,雖然也會不舍,但是地方要發展,我們也應該要配合,而且,我們也希望能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沙涌21隊的33戶居民都有著這樣的共識。當年4月中,該項目改造方案表決全票通過。
在改造方案通過后,拆遷安置的工作隨即展開。為公平公正開展拆遷安置地選定工作,均安鎮村改辦與新華居委詳細制定選地工作方案,該方案亦得到了居民的支持與認可。“在整個選地過程,現場秩序井然,搬遷居民心情激動、喜形于色。”新華居委會相關負責人回憶道,居民對新居落成充滿期盼,整個社區的居民亦對社區環境的改善提升工作十分支持。
33戶居民全部搬離,鉤機、推土機、打樁機相繼進場施工,昔日破舊的小村落已經被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所取代,原來生活在這里的居民也開始了各自更加美好、舒適的新生活。偶爾路過,抬頭仰望已經封頂的廠房,居民歐陽先生希望這些廠房能夠盡快投入使用,引入更多的先進企業,為社區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記者手記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千變萬變,不變的是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村級工業園改造的推進,讓居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轉入了“快車道”。
為什么這么說?在筆者看來,原因有三。其一,通過村改,騰出了發展的空間,同時也引進了更多優質的企業,居民在家門口找到滿意的工作崗位的機會大大提高,這為奔向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其二,借力村改,集體的收入提高了,社區一系列民生工程的開展就有了保障,環境變好了,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自然會大大提升;其三,居民分紅收益明顯增加,這是村改給居民帶來的最直接,也是讓居民更快過上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村改帶來的紅利顯而易見,但其涉及的利益也是盤根錯節、錯綜復雜的,推動村改,不僅僅需要魄力,也需要智慧。而新華社區正是憑著其魄力與智慧,在均安鎮所有村居中率先發力,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并高瞻遠矚地將園區定位瞄準智能衛材產業等新興產業,這將為社區,乃至整個均安的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