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優質教育照亮城市幸福路 發布時間: 2020-11-24 08:09:41 發布人: 南海區教育局
掃描二維碼
收藏本頁面
憑借“飛鴻精神”,曾面臨撤并的南海區西樵鎮民樂小學“農村娃”8年里18次走進中央電視臺、三度登上央視春晚。演出當晚,家長坐在電視機前熱淚盈眶; 2018年5月6日,南海區獅山高中學生李賀代表中國隊參加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奪得女子100米、200米比賽冠軍; 2019年7月,南海區九江鎮初級中學學生盧星羽、毛子明在第34屆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和第二屆世界青少年人工智能競賽中捧回2個金獎和1個銀獎,在國際科技創新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五年間,南海高考重點本科(高優線)上線率由21%增長到31%,本科上線率由68.8%增長到76%,更多的孩子考上了更好的大學; 2015年以來,南海區每年超過25%的財政支出投向教育,僅2019年就高達51.4億元。2016~2020年的五年間,南海區學校新建、改擴建增加的學位超過8萬個。這一增量,幾乎相當于內地城市一個縣學位的總和。 談及“住在南海的幸福感”,優質教育已多年位居前列。這項寄托著300多萬人對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里,有孩子們幸福的笑臉,有群眾真切的獲得感,這正是南海區教育改革發展成就最直觀、最生動的體現。
九江中學2020年體育藝術節,學生走過舞臺。
做敢于打破“天花板”的探索者
“這將是一間有著一流硬件設施,一流師資隊伍、一流教育管理、一流辦學特色、一流教學質量的標桿學校?!?020年11月9日,以“對標深圳實驗學校、打造廣東省一流名?!睘槟繕说哪虾V袑W實驗學校啟動建設,校長田樹民在動工儀式上說。 該校是南海區直屬唯一的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是南海辦學模式的全新嘗試,力爭在明年9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海區教育局局長張苑發認為,實行小學、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貫制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權屬、統一管理,將更有利地推動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南海區委常委、副區長蔡漢全進一步指出,南海中學實驗學校是南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全方位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 南海教育是全省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緊扣“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這一核心主題,立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南海區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創新與教育科技前端。 遠的,有南海區一直以來堅持的公民辦一體化管理實現穩健發展。近的,有高投入、大格局、高水平的學校建設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 僅以學校建設為例。2020年9月,由南海區、里水鎮兩級聯手投入7.6億元打造的南海雙語學校投入使用,其優質的校園環境、開放式的教育理念讓原本就高度活躍的南海教育生態“更上一層樓”。 2020年11月,投入超過5億元的桂城燈湖中學封頂,計劃明年投用。這也是近年來南海投入最大、辦學條件最佳的公辦初中。 2020年9月,怡海五小、顏峰小學新校區、梅沙雙語實驗學校等一批新學校和南畔小學、大瀝中心小學、務莊小學等一批改擴建學校投入使用,極大地滿足了市民對于優質學校的需求。 “生活升級之后,教育更應該面向未來?!蹦虾^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禹飚深耕教育領域近30年,在他看來,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大多是從家人發展好不好、家庭生活好不好來判斷一座城市的美好程度。因此,必須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爆發出的強烈需求,強烈意識到優質教育對人群的“聚集”作用、對城市發展的“拉動”作用。 華南師范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廣東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盧曉中觀察發現,南海教育最大的亮點就是始終保持著改革創新,走教育現代化創新之路,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 2018年12月,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編撰的《廣東改革開放40年研究叢書》出版,《廣東教育改革發展40年》為全套14本之一,書中選擇的4個典型案例分別為廣州、深圳、梅州和南海,南海是唯一一個縣區級代表,“充分佐證了南海教育在深化改革、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區上具有引領性、示范性意義?!北R曉中說。
開放性辦學營造教育“新生態”
如果說公平是教育的起點,那么質量就是教育的生命線。 面向每一位學生,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這是教育均衡發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群眾對教育的強烈需求。2018年至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從“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到進一步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到再次強調要“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教育發展的“公平”與“質量”的高度重視和發展決心。 經濟發達地區的南海區,家長對教育、對學校期望(教學質量)值非常高,學校與教育部門壓力極大。 南海區從來不缺乏改革創新的勇氣與智慧。開放性的辦學理念是南海區教育體制機制創新的一個重要特點。 “校長來開會是講普通話的”曾被業界視為觀察南海區教育的一個角度,這源于南海區多年來堅持在全國聘請優秀老師、校長前來執教,讓大量高素質的教育人才服務于南海教育。 讓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教育領域。2016年,南海區成立“南商教育基金”,累計嘉獎師生超1.3萬名、嘉獎家庭600多個,發放獎金近4500萬元。廣泛調動了社會各方的積極性,進一步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 敞開門迎接國內外、省內名校在南海區辦學,從較早前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南海執信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南海學校,到近年來的佛山市諾德安達學校、佛山伊頓國際學校等,南海的教育創新理念真正融合到時代的大發展趨勢中。 2018年7月,南海區出臺《南海區品牌教育創新行動計劃》,同時印發了《南海區普通高中高品質多樣化特色發展實施方案》等系列實施方案。當中提出,將把對接高校、借力專家智慧作為一項重要舉措。 今年,南海區政府與華南師范大學簽訂共建“廣東省教育現代化示范區”協議,為南海區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持。 在此之前,南海區早已與國內多所高校簽訂合作協議,開展包括教育數據監測系統等在內的一系列改革與研究,探索出一條經濟發達地區的教育發展新路子。 “南海的教育研究力量強,這就像一個發動機,孕育了一批名師、名校長,帶動教育邁上高速發展的道路。”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教授、博士、廣東省教師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龔孝華說。
今年9月開學的桂城怡海五小,向片區居民提供優質公辦學位。
南海雙語學校于2020年9月開學。
去年10月,市民文女士在南海萬科廣場購房并落戶南海,她看中的正是南海優質的教育資源?!拔也簧倥笥选⑼乱彩且驗楹⒆拥慕逃齺淼侥虾?,無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優質資源的選擇面更廣?!?/section> 2016~2020年的五年間,南海學校新建、改擴建增加學位超過8萬個,其中2018年新增學位1.4萬個,2019年增加學位2.1萬個,2020年預計新增學位2.1萬個。 2020年高考,南海成績耀眼,高考本科率從五年前的68.8%增長到76%,4人高分被屏蔽,10人進入全省前100名,2所學校高優線上線人數破千。目前,全區7個鎮(街道)均為廣東省教育強鎮(街道);100%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為廣東省標準化學校;全區16所普通高中,其中10所為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全區5所公辦中職學校中,1所為國家級示范性中職、國家重點中職學校。 高品質學校、優質學位、高質量的教育水平……當人民得到的利好有了進行指標衡量的可能,強烈的“獲得感”也由此轉化為“幸福感”,并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傳統觀念中,改善民生是單向度地“還利于民”。但有專家提出,從當下的發展看,讓百姓更多地獲得,實際上也是一種激發市場活力、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的機會。加大投入提高教育水平,讓百姓得到更好的教育,城市就可以獲得豐厚的人力資本,使創新驅動成為可能。 人口流入是反映城市吸引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南海區統計局發布的南海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末南海常住人口為303.17萬人,相比2018年末常住人口(290.5萬人)新增12.6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新增12.25萬人。 多方信息顯示,因教育而選擇南海區的新增人口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高層次人才,在落戶時往往會將子女教育作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南海長期以來把基礎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放在很高的位置,不得不說是南海區委、區政府在教育方面有超前的眼光。把教育當成一個地區支柱行業來抓,南海非常突出,成效凸顯?!备笔虚L許國高度評價南海區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效。 在2020年南海區教育大會暨“南商教育基金”獎教獎學大會上,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表示,區委、區政府將一如既往,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升教育品質,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專家觀點
華南師范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廣東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盧曉中:
始終保持改革創新
國內有“教育看兩‘南’”的說法。早在2003年,南海區獲評廣東省教育強縣(區),當時深圳南山和佛山南海是兩個試點縣(區)。南海區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和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創建試點,之所以肩負著全國、全省諸多改革試點重任,這可以理解為南海區的教育基礎好、改革力度大,可以通過試點影響示范輻射全國。 南海區的教育改革發展可以說是每一步都有規劃、有思路,例如提出“品質教育、學在南?!?,從“品質教育”到“品牌教育”,在教育發展中做到心中有數,非常明確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哪里。 南海教育最大的亮點就是始終保持著改革創新,致力走教育現代化創新之路,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不僅是想現在做什么,還在想明天做什么、后天做什么,未來做什么,這是一種大智慧。 當前,南海區提出要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范區的典范。什么是典范?我認為就是讓南海區的每一位學生在多樣化的高質量教育體系中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這就是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就是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教授、博士、廣東省教師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龔孝華:
必須走國際化道路
南海區的教育水平整體較高,其隊伍建設尤其是校長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為區域的發展帶來很強大的引領力,這不僅僅體現了開放性辦學的胸懷,更成為南海區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 歸結起來看,體制機制的創新、人才隊伍的培養,為南海區教育發展起到了支撐的作用。南海以一個縣(區)級城市的地位,用改革創新的成效引進了國家教育的力量,成了全國性教育改革布局的試點。 時代發展大潮滾滾向前。南海區必須要意識到,要做到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必須走國際化道路,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走上國際教育的舞臺,在視野上擴大,在思路上創新。 從目前對標國際教育的情況看,我認為南海教育可以對標新加坡。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南海是廣東四小虎之一,在發展之路上有一定的路徑可循。
關聯稿件: 附件下載: 南海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