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年度觀察:南海開創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 發布時間: 2020-12-17 08:59:09 發布人: 南海區教育局
掃描二維碼
收藏本頁面
中考、高考成績繼續領跑全省,順利完成學前教育“5080”攻堅任務,入選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2020年,在南海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南海區教育局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省、市教育工作大會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的非常之年,強化擔當、聚焦發力,推進十大教育品牌建設,落實教育民生實事,綜合教育改革成效顯著。南海教育改革發展的經驗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區域教育專業委員會上分享,讓南海經驗再次走向全國。 2021年,南海將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品質教育,學在南?!逼放平ㄔO任務,夯實教育民生工程,以集團化辦學促進提升教育品質,推進教育領域治理現代化,奮力開創新時代南海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11月5日,“南海區在線教育中心”、“南海云課堂教學研究中心”成立。珠江時報記者/黃永程攝
關鍵詞:穩全局
黨建引領筑牢教育安全壁壘
4月27日,全區71所學校4.9萬余名高三初三學生和教職員工平穩、有序、安全返校。有了這一良好開端,南海中小學其他年級也陸續返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有序進行。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南海教育系統強化黨建引領,統籌組織全區中小學、幼兒園60余萬師生共分5大批次返校復學,全區226所中小學、414所托幼機構均配備了健康副校長(園長),使春秋季學期教育教學秩序得以全面正常恢復。 此外,南海還不斷健全安全和健康教育長效機制,打造“有安全感的教育”,多措并舉深化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和校園安全隱患整治,防溺水、校車安全、消防安全工作,連續五年半實現了安全零事故。 這一年里,南海堅持黨建引領系統工程,將教育安全壁壘全面筑牢。在把握全局的基礎上,堅持加大教育投入,穩步推進教育民生保障工作,做好“兩個確保”: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和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 2020年教育總投入約54億元,比2019年增加2.6億元。在全面保障弱勢學生群體學習和生活需求方面,今年以來,南海獲各項補助的學子有6248人次,資助總金額超340萬元。 新建擴建學校工作也在全力推進,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義務教育階段新擴改建學校項目18個,增加學位1.95萬個;普惠學前教育資源大幅增加,全年新開辦幼兒園15所,增加學位6500個,其中普惠性學前教育學位約4300個。
怡海五小開學日。一年級新生揮舞著手中的國旗,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2020年,南海順利組織義務教育公辦、民辦學校起始年級招生工作,讓78519名新生順利入學。嚴格執行民辦學校招生方案,落實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統一管理、同步招生,實施“超計劃搖號錄取”,圓滿完成民辦學校21789名新生抽簽搖號工作。
關鍵詞:開新篇
激發活力提高教育治理現代化水平
12月4日到6日,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區域教育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廣東佛山南海教育改革發展現場會在南海舉辦。南海區教育局局長張苑發在會上作了《激發活力,提升品質,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從南海教育質量監測、特色+集團辦學、智慧教育構建和教育生態營造四方面出發,將教育治理現代化的“南海探索”向全國展示。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區域教育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廣東佛山南海教育改革發展現場會舉行。圓桌論壇上,石門中學校長李衛東分享辦學經驗。
疫情防控時期,南海深入打造“云課堂”教學模式,建構在線教育家校命運共同體,全覆蓋推進線上教育順利進行,保障全區222所學校40萬名學生“停課不停學”。2.6萬名教師開展線上直播或錄播教學,全區160節優秀課例支援“粵課堂”教學,371個教學視頻被選登在“學習強國”平臺上,為疫情期間的教育教學樹立了典范。同時,開展網絡幫扶涼山州工作,組織里水小學、桂園小學、桂江小學、怡海五小對口喜德農光中心小學進行“互動課堂”項目。 “南海教育物聯網大數據平臺”上線后,對接國家垂直教育數據庫,接入南海區“城市大腦”,連接下屬學校智慧校園,實現區域內“智慧校園”標準化、服務化供給。 11月,南海正式啟動國家教育部“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建設,而全省僅有四個市、區入選。信息化改革創新,還體現在教育管理效能全面提升。南海推進行政審批“扁平化”改革,將15個辦學審批事項的收件、取件環節全部下沉委托鎮街行政服務中心,方便群眾就近辦事。同時,全面開展依法治校工作,到2020年11月,全區222所中小學評為基本達標校,達標率為100%,其中佛山市依法治校示范校41所,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18所。
關鍵詞:特色化
深化改革構建全面育人新格局
2020年高考,全區重本率達到33.8%,4人高分被屏蔽,10人進入全省前100名,2所學校高優線上線人數破千;中考方面,南海區81人進入全市前100名……拔尖群體集體爆發、龍頭學校再展雄風、多樣化發展繁星璀璨……幾大特點標志著南海教育一路踏實前行,南海學子終身發展路徑更寬廣。 南海高考一路領跑,與崇文重教傳統一脈相承,也與緊握發展機遇,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學校特色發展密切相關。今年,21所特色品牌學校創建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推進“未來學校實驗區”建設和育人方式改革試驗區建設,制訂《南海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意見》,推進品牌學科建設和育人方式改革實驗。 與此同時,南海積極完善教育科研工作機制,并堅持深化改革,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專業化和內涵式發展。9月10日,南海教師發展中心揭牌并投入使用,完善教師“教科研訓”一體化專業發展支持體系,為教師謀福利,并加強“名校長工作室建設”,遴選名師工作室成員953名,著力打造教育精英聯盟。職業教育領域,南海也是大放異彩,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社會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成立南海區職業院校“政校行企”協同創新聯盟。打造省級示范職教集團1個,省級校企“精準對接,精準育人”示范專業7個、市級示范專業3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1個,市級現代學徒制公共實訓中心2個。目前,全區5所公辦中職學校已全部成為全國“1+X”證書制度試點學校。 推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南海不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校一品格局逐步形成,以核心素養培育為目標的特色活動進駐校園,讓學生在深度學習和個性選擇中自主成長。第十五屆書信節系列活動、“南海菁英在行動”“紅色基因”主題教育等活動,加強了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勞動教育;開展中小學“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選一批“綠色生態示范校”,在打造特色學校的同時,全力推動佛山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工作。
特寫
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南海實驗區啟動建設
11月5日,南海區“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的啟動,對于教育信息化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的南海,無疑又是一個里程碑事件。 會上,南海區教育局局長張苑發介紹了南海推進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南海實驗區建設工作設想。他表示,作為廣東省四個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市區之一,南海區將按照“163+N”模式,全力推動實驗區建設。 “1”是指以育人為中心、聚焦課堂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應用?!?”是指實施“六大工程”:“智能+課程”生態工程、“深度課堂”改革工程、“閱讀素養”培養工程、“精準教研”工程、“人工智能教育”工程、“感知治理”工程?!?”是指實現核心素養目標、學習服務目標、感知治理目標?!癗”是指南海區各鎮(街道)教育發展中心、各中小學校信息化創新應用項目。 在實施方案的同時,南海區也將重點打造在線教育中心、培育網紅名師名校、持續推進“書+網”閱讀行動,大膽探索“互聯網+教育”新路徑、打造課堂教學新模式,著力培育南海一流網紅課程、一流網紅學科、一流網紅教師、一流網紅名校,讓網紅名師名校成為引領育人方式變革的先鋒。 會上同時正式揭牌成立“南海區在線教育中心”“南海云課堂教學研究中心”,授牌首批《南海云課堂》在線教育基地,聘用專家組成員以及168位在線課堂優秀教師。在南海區在線教育中心,專家組成員參觀了直播間、錄播室,提出了對學校細化學生、教師管理,以及區鎮部門加強統籌規劃的建議。 未來,南海將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人才培養方式深層變革,切實把實驗區工作作為推動本地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公平而有質量教育的有力支撐和重要抓手。
關聯稿件: 附件下載: 南海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