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7-06-19 00:00:00
粵劇《帝女花》廣為傳唱了半個多世紀,這部戲的編劇唐滌生也因此聞名于世。昨日,為緬懷唐滌生,傳承唐家文化,學鏡堂、唐家餸聯合舉辦唐滌生誕辰100周年鄉情會,邀請唐家當地居民現場參與。并在新浪網上現場直播鄉情會盛況,累計觀看人數達到了63.4萬人次。
唐滌生,廣東珠海唐家灣人,著名粵劇編劇,在20年里創作了400套粵劇作品。上世紀50年代,唐滌生與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等組成“鳳仙鳴”劇團。他撰寫的劇本《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牡丹亭驚夢》經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演出后,享譽華人世界。1959年,任劍輝、白雪仙在“利舞臺”戲院首演唐滌生新作《再世紅梅記》,唐滌生亦在場觀看。當演到第四場“脫阱救裴”時,他不幸心臟病突發,翌日溘然長逝,終年四十三歲。
鄉情會現場,第一次在唐家的老建筑里展出唐滌生的一生及事跡圖文展,并在珠海建縣第一個放電影的地方唐家祠播放了唐滌生的經典作品《帝女花》,讓不少從珠三角和港澳趕來的粵劇迷感動不已。在參觀了唐滌生故居、唐雪卿故居之后,主辦方和唐家居民還與90歲高齡的粵劇名家白雪仙視頻連線互動。旨在推廣粵劇在年輕人生活興趣中的地位,以達到更好的文化傳承。
入行已經56年,現年73歲的中國戲劇協會會員、國家二級演員黃少飛介紹,為了紀念唐滌生,2013年香港決定投資一千多萬重排《再世紅梅記》。當時已經年近90歲的白雪仙請他出演戲曲的“第三號人物”。經過近一年的排練,終于在2014年1月重新出演了長達三個小時的《再世紅梅記》。當時在場群眾的熱情讓黃少飛至今記憶猶新,“一共演了28個場次,場場座無虛席,可見戲迷對唐滌生的喜愛和懷念之情。”
此次鄉情會上,《珠海風物》作者何志毅,還為現場市民講解了珠海本地文化。他介紹說,這本書用清晰的歷史脈絡構建了珠海的歷史框架,主要是為了讓珠海人了解本源,讓外地人了解珠海。
珠海鳳凰山旅游文化促進中心協會會長段飛介紹,唐家是珠海本地文化的發源地,其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是不能忽視的。由于唐家古鎮建筑現存完好,所以在開發建設唐家文化旅游資源時,他們并沒有采用陽朔古城、麗江古城的商業開發模式,而是將唐家古城的開發與當地居民生活融合,提倡慢節奏和諧發展。建設以漁耕生活為背景、具有當地居民特色的傳統小食店、打金店和詠春拳培訓館等。預計在未來的兩到三年還會建設還原100多年前商業街業態的古鎮步行街和古城墻。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