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5-10-09 00:00:00
繼去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之后,河北、青海等地也在今年相繼下發了相關的實施意見,分別提出了各自今后10年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以及相關的扶持政策。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內需在經濟增長中比重逐步上升的背景下,體育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空間。
文章全仗妙手著,惠風常伴春信來。在各種有利因素和巨大發展機遇面前,各體育企事業單位能否抓住機遇,乘勢而起,順勢而為,在今后幾年潑墨揮毫,寫出一篇體育產業好發展、快發展的雄壯詩篇?對此,從上到下,既需要秣馬厲兵,有心理上的準備,又要奮發有為,有踏實苦干的篤定和敢闖敢試的拼勁。
第一,新的形勢要求體育從業人員要有創新精神。現在,國家提出“互聯網+”的概念,那么體育產業同樣也可以搭上信息發展的快車,大力發展互聯網體育經濟,在“互聯網+體育”上有所作為。不止于此,體育產業本身也可以加快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擴大產業外延,在“體育+傳媒”、“體育+會展”、“體育+養生”、“體育+娛樂”、“體育+旅游”、“體育+培訓”等多個衍生領域開花結果。總之,只有具備創新精神,才能不斷拓展體育產業內容,探索、培育出更多的新型業態,以體為本,“攪皺一池春水”。
第二,新的形勢要求體育從業人員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此次,無論是從國家還是從地方的政策層面,針對體育產業都有許多新的說法和做法,比如在政府職能轉變上提出“法無禁止即可為”,并取消了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提出支持已有的大型體育場館增強復合經營能力,實現最佳運營效益;提出大力發展互聯網體育經濟,等等。這些新政策、新提法既是體育行業發展的助力,也是其今后發展的方向。未來要想順應時勢,有所作為,就需要體育界以前瞻性的眼光去認真研究,弄懂弄透,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這樣才能避免發展的盲目性,少走彎路,少交學費,又好又快地做大做強體育產業。
第三,新的形勢要求體育從業人員要有駕馭市場的素質和能力。按照國家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而據數據統計,2013年體育產業的增加值僅為3136億元,這意味著今后10年,我國體育產業將迎來數萬億元的發展空間。蛋糕雖大,能不能吃到嘴里還要看每個人的本事。作為體育行業的從業人員,面對體育產業風生水起的發展態勢和風光無限的發展前景,絕不能無動于衷、不思進取,更不能守業而不創業,而應主動作為,創新求變,樹立市場思維,提高對接市場、適應市場、駕馭市場的素質和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器”既指我們已有的設計先進、設施一流、規模宏大、投資巨大的場館硬件,也包括行業內每個人的市場知識、運營能力、職業素養、服務意識、創新思維等軟件。在這方面,我們可以自問一下,有沒有底氣?如果底氣不足,就要有壓力,就要加緊學,就要迎頭趕上,否則在再好的機遇面前我們也只能望洋興嘆,徒喚奈何。
當前,無論是從中央到地方對于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視和支持,還是正在全國各地方興未艾的“互聯網+”創新大潮,都讓體育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政策及市場機遇,加之體育人本身就具有朝氣蓬勃、昂揚奮發、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的行業精神,未來體育產業的大發展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兼備。體育產業蓬勃而興,煥發無限活力,正其時也。
(毛同輝)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