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0-04-24 11:25:29
南方網訊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我省體育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面對嚴峻形勢,廣東省多部門聯合出臺“暖企”措施。3月20日,廣東印發《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旅游體育業平穩健康發展、擴大市場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24日,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體育局共同發布《關于印發<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促進文化旅游體育業平穩健康發展 擴大市場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要化解這場危機,除了政策措施給力到位,還須深入行業,準確了解現狀。為此,廣東省體育局發起《新冠肺炎疫情對廣東省體育產業影響調查》,用問卷形式深入摸底廣東各地體育企業,通過詳實數據精準反映行業問題。
11天“摸底”21地市,直擊產業受影響痛點
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問卷調查是為全面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對廣東省體育產業的影響,以及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幫助企業紓困解憂,為企業投資提供參考、為行業發展提供依據、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持。
為確保調查結果科學、精確、權威,省體育局特委托廣東省現代社會評價科學研究院圍繞疫情對體育相關產業影響、應對策略、發展需求等開展問卷及其他形式調查。據悉,省體育局為跑贏時間盡快掌握行業受影響情況,在3月23日就開展了本次歷時11天的調查。
廣東社評院從廣東體育產業單位名錄庫中采用定向和隨機抽樣方式抽取305家企業/法人單位通過短信邀請和電話訪問等方式實施了本次調查。參與問卷調查的企業遍布廣東21各地市,其中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等珠三角城市體育產業企業參與較為積極。這些企業涉及體育產業11個大類和全部中類,其中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出租與貿易代理這3大類占比較大。
上圖為參與調查企業/單位分類情況。
上表為全省調查企業在各市分布。
企業營收不樂觀,重回正軌時間迫切
大部分企業在第一季度都在與“疫情”作斗爭,營收情況不容樂觀。調查發現,有19.59%參與調查的企業在第一季度做到營業額與去年持平,余下的企業營業額比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出現營業額下降的企業中,又有近五成的企業下降幅度達80%。
上圖為參與調查企業/單位第一季度經營收入情況
目前,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國外疫情傳播形勢急劇惡化,“外控源頭防輸入、內控聚集防擴散”成為當下國內疫情防控頭等大事,對以聚集活動居多的體育產業沖擊依然存在。我們從參與問卷調查的企業中得知,有39.19%的企業/單位無法預計恢復到正常的營業時間。另一項數據顯示,企業資金儲備可以維持3個月以內的占74.66%,企業能否健康運營重回正軌,顯得尤為迫切。
上圖為參與調查企業/單位資金儲備情況,企業資金儲備可以維持3個月以內的占74.66%。
另一方面,參與問卷調查的企業做到了員工0感染新冠肺炎,同時超五成企業認為五月份及以后可以復工,其余企業認為五月份前即可完成重新營業,可看出,我省體育產業企業雖面臨挑戰,但依然有信心渡過難關。
復工復產趨勢回暖,政策到位企業受惠
從參與調查的305家企業/單位看,目前有51.15%的企業/單位已經開始復工,其中,全部員工到崗的企業/單位占比為51.92%;到崗率80%-100%的企業/單位占比為21.15%,員工到崗率80%以上的占七成。企業復工復產出現回暖跡象。當中也有部分企業因訂單量少或疫情防控管制措施而未能順利復工。
上圖為參與調查已復工企業/單位員工到崗率。
危機之下,我省體育企業也展現出敢為人先、充滿創新精神的一面。他們在危機中尋找商機,結合互聯網新技術和開展更科學的企業管理,不少企業獲得了抵抗疫情沖擊的新力量,更有企業邁出了轉型發展的新步伐。從調查結果看,多數企業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其中38.51%的企業發展線上業務,38.18%的企業開展員工輪崗工作,盡可能降低人力成本,3.31%的企業通過融資、貸款緩解現金流壓力。
上圖為參與調查企業/單位應對疫情情況。
政府出臺的相關措施,對體育企業復工復產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統計發現,七成企業/單位已享受到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等政策。據了解,廣東已在2月28日出臺《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實施意見》,采取“免、減、延、緩、?!蔽宸矫娲胧?,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從中獲益的體育企業中,獲得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的占71.62%,獲得階段性免征企業/單位增值稅及附加稅的占35.14%,獲得降低企業/單位增值稅、所得稅等稅率的占33.11%。
政企合力信心足,轉型改革迎機遇
危機面前,廣東體育人抱團取暖,政企合力,共度時艱,復工復產信心足。
九成多企業/單位對疫情后體育產業發展有信心。從參與調查的296家體育企業/單位看,疫情過后,對體育產業發展有一定信心的占比達68.24%,充滿信心的占比25.00%,沒有信心的僅占6.76%。
上圖為參與調查企業/單位對疫情后體育產業信心。
七成企業/單位認為疫情后體育行業會迎來政策利好、產業大爆發。多數調查體育企業/單位認為,體育產業未來將發生諸多積極的變化。在參與調查的企業/單位中,認為體育產業將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占比達75.00%; 認為人們更加重視健康,體育產業將迎來大爆發的占比達71.28%;認為體育產業有小、少、精的產品趨勢,更加注重體育品質和朝著智能化、線上化發展,或將催生新業態分別占比36.82%和36.15%。
上圖為參與企業/單位認為疫情之后體育產業變化情況。
我們從調查結果中聽到廣東體育企業的心聲,他們在挫折中醞釀著發展,在危機中尋找新動能。正如《廣東省體育局致廣大體育企業的公開信》里寫道:“待到力拔沉疴日,定是百花怒放時。疫情終將過去,廣東體育產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p>
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問卷調查為接下來針對我省體育產業因疫情受到的影響制定相關措施政策提供準確的切入點,是政府部門高效、快速解決企業當前困難的重要參考。本次調查不是政企齊心、共克時艱的終點,而是開始。未來,省體育局將密鑼緊鼓,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落實并加大政策救助,防止企業大批倒閉;盡早謀劃疫情過后體育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將體育產業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鼓勵體育行業創新發展;鼓勵企業要積極開展自救,多種措施應對危機等。省體育局會向行業發出更多積極信號,用實際行動促進我省體育產業復蘇。
供圖:廣東省體育局、廣東省現代社會評價科學研究院
編輯: 陳偉峰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