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5-03 17:13:55
作者:楊天嬰 張航
近日,NBA中國賽將于10月初在上海與深圳進行,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隨著這幾個賽季本土足籃球賽事的崛起,收視率的提升,今時今日的中國市場的賽事格局將面臨新的變化和挑戰。
“洋賽事”火爆 稱霸許久
曾幾何時,由于中國本土優秀賽事資源稀缺,“洋賽事”一度受到球迷的追捧,并長久在各大渠道稱霸。從最早1994年AC米蘭在工體對陣北京國安的萬人空巷,再到2004年姚明在NBA賽場創造個人生涯最高得分紀錄所引發的收視狂潮,以及2011年在鳥巢舉行的意大利超級杯,一度在當時相對疲軟的國內體育市場引發觀看和收視新高潮。
這些由海外著名球隊和賽事引發的一次又一次觀賽熱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令中國體育人羨慕不已。眾所周知,這些國際著名球隊和名牌賽事都是經過常年的積累和打造,無論是比賽質量精彩程度還是后期的商業開發都有很多值得中國體育產業所學習和借鑒的東西。在這一次次的球隊和賽事亮相背后,我們看到了中國市場所蘊藏的無限潛力和巨大商機,同時也對中國體育市場和中國體育產業有了不小的期待。
??本土賽事崛起 收視飆升
自從2014年10月2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頒布后,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有如高鐵提速般發展。剛剛結束的2018年CBA總決賽,據相關機構統計,總決賽期間統計所有收視人群,央視CBA總決賽收視率平均達到1.17%,單場最高收視達到1.23%。
和CBA的火爆交相輝映的是,2017年中超聯賽在CCTV5共直播53場,統計所有收視人群整體平均收視達到0.61%,最高單場收視1.06%,賽季現場觀眾總人數超570萬人,場均觀眾人數達到2.38萬人,電視收視累計達到6.24億人次。
而據相關機構統計,同年舉辦的NBA中國賽在央視的收視率統計所有收視人群在0.4%以下,低于同期CBA與中超聯賽的收視率數據。
CBA和中超聯賽的火爆是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必然,其背后是多年積累后的爆發。長久以來,中國本土聯賽一直發展平淡,甚至在某個階段呈現下滑態勢。隨著國家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發展,全民體育意識的提高,體育不但成為老百姓生活中的必要元素,更上升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這個背景之下,社會資本的投入、關注度的大幅提高、輿論環境的改善,讓中國本土的足籃球聯賽得以在競技層面擁有更多大牌球星和國際知名教練的加盟,更得到了國際先進訓練與康復體系的助力;在經濟層面,球星個人品牌和球隊品牌逐漸成形,體育商業價值得到社會認可。
競爭尚未結束 抓細節求發展
市場是最公平的評判者,中國體育市場從最早的仰望“洋賽事”,再到如今本土足籃賽事可以形成足夠的市場競爭,這本身就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也是中國體育市場和體育用戶對于賽事品牌選擇和判斷之后的取舍。
雖然本土賽事現在已經擁有了大牌球星和知名教練等外力加持,同時脫胎本土讓賽事和球迷之間有著天然的親切感,但是本土足籃球賽事依然不可止步不前、沾沾自喜,而是應時刻充滿緊迫感和危機感,因為它們所面臨的競爭對手,都是擁有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賽事運營經驗的優秀賽事。國內賽事還要從足籃球比賽日營銷問題、非比賽日球迷收入問題,再到賽事轉播包裝質量的提升,球迷文化的建設與養成等多個方面尋求發展,從細微之處、點滴之處來切實提升賽事質量,繼續縮小與“洋賽事”的差距,真真正正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