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4-25 19:39:25
2014年10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要求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需達5萬億元,這意味著未來10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需增長16倍左右,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0%。加上北京成功獲得2022冬奧會舉辦權,體育產業更是迎來了極佳的發展契機。
完整的體育產業包括體育服務業、體育場館建造、體育用品和器械、體育中介與體育傳媒等。其中,體育服務業是體育產業的核心,包含體育精英參與的競技表演,以及普通大眾參與的健身休閑;體育場所與體育用品與器械是體育產業的基礎;體育中介與體育傳媒是分別起到打包體育賽事成產品和分發賽事產品給觀眾的作用,為前三者運轉起潤滑劑作用。
近年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增強、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國民對體育消費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2013 年,我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由983 億元上升至3563 億元,GDP 占比由0.37%上升至0.63%,年復合增長率為24%,大大超過同期GDP 的增速。
體育產業近年的高增速發展令人欣慰,不過體育產業仍在發展初期,在產業規模與結構上,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舊相差巨大。2013年,我國體育產業占GDP比重約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4、發達國家的1/5,甚至1/6,發展水平落后,人均體育產值更是與國外有巨大懸殊。
除了整體規模之外,我國體育產業在結構上發展也不平衡。以美國為例,美國上游的體育觀賞服務業占比達到25%,下游的體育用品生產業占比為30%,而體育健身服務業是美國體育產業最主要組成部分,占比為32%。而我國體育產業則重點在體育用品、鞋帽的生產使用上占比接近80%,涉及實質內容競技表演和娛樂占比較小。
根據國務院下發的文件,我國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5 萬億。國家體育工作的新目標將是發展體育產業、拉動體育消費,在冬奧會的契機下,體育產業將進一步被重視,在體育產業轉型過程中,體育服務業會得到持續的政策支持;資本市場切入體育產業鏈趨勢加大;消費者對體育產品的消費慣性會延續,專業、高端的體育用品需求有望提升,體育產業將迎來十年黃金發展時期。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