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4-25 19:35:17
5萬億的前景擺在眼前,2015年的中國體育產業呈現爆發態勢。資本跑馬圈地,政策紅利釋放,頻頻重拳刺激下,2016年體育產業的市場前景,引發了人們無限遐想。
北京大學體育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平臺+內容+衍生經濟”的思路將是中國體育產業未來的一個方向,如何將各類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大幅度增值,是所有體育產業從業者都需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發展運動人口,壯大體育產業基石
何文義認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但最為基礎的還是運動人口的增加。他舉例說,兩個賣鞋的商人到了一個不穿鞋的部落,一個商人很沮喪,說“我的鞋沒人買了”,另一個商人很興奮,說“讓他們都穿上鞋不就可以了嗎?”。何文義認為:“體育產業將來的增量是讓那些‘不穿鞋’的‘穿上鞋’,不運動的人讓他運動起來,這個地方的增長空間很大。體育是終身消費,如果‘上癮了’,消費者自己就會置辦體育設備等,相關的產業服務就帶動起來了。”
2011年5月,教育部印發通知,決定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即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藝術教育的教學和活動,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何文義認為,這也是擴大運動人口的有益嘗試。“我們從中小學開始都是達標體育,但是沒有培養一項體育愛好,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后回想不起來自己的體育愛好,那么他只能會什么呢?只會跑步。教育部也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提出要培養每個學生兩到三項體育技能,要么學游泳,要么踢足球、打網球、乒乓球等?!?/p>
“土豆理論”:找土豆與分土豆
對于體育產業,何文義有一個“土豆理論”,他對這一理論的闡述是:“體育就像農民種土豆,也許種一顆土豆到收獲時地里長了10顆土豆,但用傳統的挖法只能挖到3顆,只能滿足溫飽,還有7顆土豆你沒有挖,最后就是被別人挖了。所以我說的是找土豆的能力,就是把10顆土豆都挖出來了,3顆是本,7顆就是利潤了?!?/p>
何文義表示,除了找土豆的能力外,經營者還需要有“分土豆”的意識。“種土豆的水平技術,耗費的時間、人工已經在那里,取決你怎么去挖掘。另外,這個土豆也可能延伸到別人地里,你挖出來,別人一半,你也有一半收入啊,這個東西就是商業模式的設計,就是我們怎么在一個事情上設計出幾個、連續的商業模式。”
挖土豆,最大限度開發自身資源的商業價值;分土豆,在與其他人的合作中實現共贏,業務上也可以拓展。
“大文化”的商業模式:平臺+內容+衍生經濟
何文義認為,平臺、內容和衍生經濟是相輔相成的共同體,平臺產業需要有優質內容來支撐,內容需要有優質平臺來展示,衍生經濟可以將平臺和產業的利潤成倍放大。
何文義說:“一個平臺的價值可能很小,連鎖平臺的價值就大了,比如分眾模式,單個電梯里廣告的價值很小,甚至沒有價值,但同時在500個城市,每個城市1000個電梯,也就是在50萬個電梯里上廣告,就相當于有幾千萬個廣告受眾,幾千萬人關注度的平臺就很有價值了,所以這個平臺必須形成連鎖。另外,平臺連鎖還需要內容襯托其價值,如果電梯沒有人上下,那么這個廣告也不值錢,那就必須讓人流進來。也就是說,完善的平臺體系必須展示優質的內容,平臺產業和內容產業只有結合了,才能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價值。好的平臺可以讓內容增值,好的內容也可以讓平臺增值。平臺和內容相互影響。場館作為一個平臺必須要有強勢的內容,才能夠襯托平臺價值?!?/p>
何文義表示,單個平臺的運營成本,可以用優質內容作為“串聯”來進行稀釋,對單個場館來說,成本低了,也就相當于利潤增加了?!熬拖癖贝竺磕暌獜亩砹_斯引進兩場芭蕾舞演出,由于俄羅斯演員來一趟成本很高,如果僅演兩場,北大百年講堂承擔所有成本,演出會賠很多錢。如果我們形成高校劇院聯盟,這樣在每個聯盟都演1到2場,全國高??梢匝莩錾习賵觥1贝筮@兩場的成本就很低了。體育場館也一樣,人家為什么跟你形成聯盟?因為聯盟體系可以攤低成本,單個場館引進賽事或者演唱會成本是奇高的,對于個體來說,稀釋的成本就是利潤。”
“最后模式就是衍生經濟的模式,這個場館聯盟體中,每年幾千場次的文化體育活動,現場有幾個億人口的流量,賽場里面廣告牌就能賣錢,媒體價值也值很多錢。人流集聚的話商業價值就高了,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增值,這就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商業模式了,”何文義說。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