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4-25 19:35:10
2015年是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體育概念最熱的一年:政策利好、資本參與、版權競爭、海外并購、上市融資、體育創業等許多關鍵詞從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國體育產業的繁榮發展。
利好政策密集出臺
五萬億藍海引人入勝
2015年12月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貫徹落實情況發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馮建中表示,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將從目前的0.7%增加到1%,而在這一過程中,各級部門將陸續制定并出臺23份配套文件。
2014年的46號文件一經頒布,就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許多人在這份文件中看到了國家對于體育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隨之帶來的巨大機遇。而這僅僅只是利好政策的開始,2015年3月份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9月新版的《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11月份的《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一系列緊扣體育產業發展政策性文件接連公布實施,讓中國體育產業踏出一步步堅實的腳印、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浪頭。
國家以及地方一系列密集出臺的體育產業利好政策,帶給全國體育人巨大的鼓舞,也讓更多的社會力量感受到這是加快布局體育產業的良好契機,投入到5萬億藍海的時機已到。
資本從試水到擁抱
國際國內資源盡入懷抱
根據《意見》中的體育產業5萬億目標,按照當前的市場規模估算,到2025年,至少年平均要保持15%以上的增速,這給資本市場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社會資本競逐體育產業成為2015年最耀眼的新聞。
萬達集團繼瑞士盈方、馬德里競技之后,再以6.5億美元全資收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馬云在成為恒大足球俱樂部和樂視體育的股東后,又成立阿里體育集團并拿下世俱杯8年的冠名權;而此前在體育行業還默默無聞的華人文化不僅拿到了中超未來5年的版權,還攜手中信資本控股出資4億美元收購了歐洲著名的城市足球集團13%的股份。這些行業大佬們動輒上億甚至十幾億巨額資金的投入在開始階段曾經讓很多人咋舌,不過欷歔過后也極大地增強了人們的信心,這些行業巨子和企業的加入成為中國體育產業飛速發展、價值陡增的信心航標。
當我們看到資本以勢不可擋的態勢進入體育圈,幾乎給體育產業帶來了空前震動的時刻,我們不要忘記與此同時,諸多國際大型賽事資源、版權資源、體育合作等機會也隨之而來。而且,社會資本所關注的并非只有類似國際賽事以及國內頂級競技賽事這樣的高大上項目,對機會市場非常敏感的社會資本也把目光盯在了青少年體育培訓,甚至廣場舞賽事上。可見,資本的帶來,引起的是全方位的變化和收益。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
賽事活躍福祉民眾
從體育產業一系列的相關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體育產業最重要的幾個字——簡政放權,激活民間動能和活力。
所謂的“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政策體系”在某種程度上以減少賽事審批,簡政放權為代表,以“國退民進”為趨勢,政府通過不斷的放權與管放結合,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和推動力。
僅以民眾參與熱情較高的馬拉松為例,據2015中國馬拉松年會上公布的數字,2015年在中國田徑協會注冊備案的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達到134場,較上年增加83場,增幅超過160%,而150萬參賽人次參與其中。而據不完全統計,各類民間馬拉松跑團僅在北京就有6000家以上,而全國更是多達數萬。此外,各類健步走、自行車、水上運動、乒羽賽事也是層出不窮。
可以說,正是體育產業的熱潮以及相關政策的開放和支持,才讓民間體育賽事如雨后春筍,煥發出新的活力,也讓久久埋藏在民間的力量,得到施展和表現的機會。
僅僅是對2015年體育產業的回顧,就讓人重新感受了一次這個國家無比澎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以及對體育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恒心。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