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4-25 19:32:58
以足球為代表的體育產業,是資本市場近期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除了如火如荼的歐洲杯足球聯賽助陣,同樣火爆和瘋狂的資本運作成為了更強有力的催化劑。與之前依靠賽事推動、政策預期刺激不同,在這一輪體育板塊的暴力崛起中,傳統企業紛紛跨界轉型、跨境布局,一級市場并購高潮迭起、并購基金接踵成立。
但體育產業發展的頑疾并未徹底完善。目前,國內多數體育產業的市場化程度不多,商業模式和盈利預期并不明確。多位行業分析師對此表示,雖體育核心環節盈利能力較弱,但產業形態較為豐富,可從產業輻射效應中探索出獲利的盈利模式。而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仍需要時間來培育。
資金蜂擁 體育板塊再上風口
據新華社報道,澳大利亞足協在6月14日宣布,中國深圳雷曼投資有限公司成功收購紐卡斯爾噴氣機足球俱樂部100%股權。這是中國資本首次入主澳超聯賽, 卻并不是中國資本首次出海撲“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十起中資企業收購或者入股了海外足球俱樂部。僅近一個月來,境內資本就密集推進有多起大手筆的足球跨境并購。本月初,蘇寧宣布以 2.7億歐元收購意甲球隊國米的70%股權。新華社5月18日報道稱,中國企業聯合睿康集團將全資收購從英超降級的阿斯頓維拉俱樂部。另據外媒報道,有中資日前參與收購了法甲尼斯足球俱樂部的80%股權。
“中國企業看好體育業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也容易接受這一傳統產業;但如果通過內生式發展,轉型和發展的速度會非常慢。并購國外優質的資產是一條很容易想到的捷徑。”談及此輪跨境并購俱樂部的熱潮,易界網中國區市場及業務拓展總監李佳超如此表示道。
“資本涌入做大蛋糕。”在點評雷曼并購俱樂部的最新公告時,海通證券行業分析師鐘奇如此點評稱,收購海外俱樂部將在資源開放和對接上,為國內足球市場打開一條通道;以優質供給刺激下游消費需求,從而帶動整個足球產業的繁榮。此外,俱樂部是整個足球產業鏈的最上游,掌握俱樂部可擁有充分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然而,體育產業此次站上風口,并非僅靠并購足球俱樂部的熱潮推動。體育產業并購所涉及的細分領域更廣、產業鏈覆蓋更全面。另一方面,外部資本密集涌入,許多傳統產業公司大手筆推進業務轉型、高調進駐,體育產業并購基金層出不窮。
僅6月以來,就有塑料管道生產商顧地科技公告稱,以自有資金5000萬增資越野e族,從而獲取5%股權;二者還聯合鄉地藝客共同出資3000萬設立營地投資發展公司、出資1.8億元設立汽車越野賽事管理公司。同期,當代明誠宣布以1億元增資控股漢為體育、涉足體育場館運營,分眾傳媒領投咕咚運動、成立體育產業基金,貴人鳥增資入股運動產品零售商杰之行。
“體育產業的這一并購趨勢還會持續,并不斷升級。”李佳超表示,目前比較集中的交易是購買國外足球俱樂部,而體育賽事版權、營銷、衍生品以及“體育+高科技”等領域未來也會不斷吸引資金進駐。
但并購風險,早已不容小覷。“目前國內企業跨界并購的需求旺盛,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前需要想清楚為什么收購、后期如何整合;而不是先跟風買來,再思考如何運作。這也會是跨境、跨界并購的最大風險所在。” 李佳超稱。
暴力崛起 如何掘金體育產業?
在資本市場,體育板塊在前兩年都曾有過短期爆發的經歷,上市公司紛紛跨界轉型、進軍體育產業。據當時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及賣方研究報告來看,逐步加碼的政策預期、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空間是最有的催化劑。但板塊隨后的二級市場表現差強人意,更有昔日牛股也在板塊輪動中隨之沒落。
有機構人士透露稱,此前某上市公司一直曾高調宣布進軍體育產業,并釋放將收購國外俱樂部的信息與暗示;時逢瘋牛行情,該公司股價扶搖直上。但截至目前,前述收購并未有任何進展。該人士透露,資金緊缺或為此次轉型失敗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近半年來的體育并購熱潮中,資金不再是鉗制企業轉型和布局的關鍵原因。一二級市場甚至形成一定程度的聯動,交替推高市場對體育產業的興趣和熱度。而資金的涌入,對體育產業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在許娟看來,資本的互相競爭推高了體育核心賽事IP的價值,收入反哺賽事自身建設、IP價值再獲提升,也有利于提高IP的開發程度和自主培育賽事的積極性。但更重要的是,資本大舉介入將提高市場方的話語權,逐步改善體育行業市場化程度不高、政府壟斷的原有格局。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跑步進場的大資金而言,投資體育產業并非安枕無憂;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仍待更進一步的觀察。
從券商整理的國內外體育產業的經營數據來看,即便是國外知名足球俱樂部,其收入利潤率也并不樂觀。主要原因包括每個運營主體所面對的用戶量相對有限,各項體育運動所能導流的商業收入也因此受限。更重要的是,體育賽事的運行成本較高,盈利能力充滿不確定性。此外,多位行業分析師還同時表示,我國的體育產業市場化還剛起,盈利能力普遍薄弱,商業模式尚待探索。
談及一級市場的投資回報,李佳超認為,目前跨境并購體育產業的中國企業,更多是在推進戰略型并購而非財務投資;并購是否成功,不能看短期的投資收益,而要看是否能助力企業的戰略部署。“有些并購標的本身可能盈利能力有限,但企業可能就此展開一系列的產業布局,來拓展盈利的渠道。”
而對于二級市場體育板塊的投資邏輯,許娟則表示,體育產業不同階段也有各自的投資邏輯;如短期投資更適宜選擇擁有資源優勢的體育營銷、以及可受益于重大賽事的體育標的。而中期投資則需要遵循消費門檻從低向高、體驗由簡單到精致的邏輯,如智能裝備制造、場館建設和體育培訓等領域上。板塊長期的投資機會,則有望出現在媒體觀賽、現場觀賽的體驗中,如票務、場館配套服務、VR技術等行業有望迎接發展機遇。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