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6-29 15:06:01
在最近幾年時間,公共場所的公共安全事故不斷上演。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環境因素復雜的公共區域,保障人員的安全是將來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如今隨著國家對體育產業的大力扶持,以及越來越多體育賽事的承辦活動。大型體育場館的安防問題也將成為重點之重。歷史上曾出現過幾次重大安防事故, 如 1989年5月7日的希爾斯堡慘案,當時造成96人遇難,一千多人受傷。1964年5月24日秘魯足球慘案更導致318名人死亡,超過500人受傷。在確保每一場賽事安全順利進行的同時,也需要諸多技術手段在后方為前方應用的實現提供支撐。接下來就跟大家談談體育場館中的安防技術。
希爾斯堡慘案現場
防踩踏
不少封閉、半封閉場所的踩踏事故發生在散場前后或入場前后,如果能夠增加出入口,適當分流,并加強出入口的秩序管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踩踏事故發生。采取措施減少人群密度,改善人群秩序,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兩次謝菲爾德球場事故發生后,英國當局痛定思痛,強令英倫三島所有球場取消全部站席,極大降低了球場看臺踩踏事故的發生率,自謝菲爾德慘案后再未發生過重大球場看臺踩踏事故。
許多統計都顯示,人群擁擠、無序涌動后,如果有人突然跌倒,或突然改變行進方向,都可能導致瞬時大面積恐慌,并引發踩踏悲劇,且在這種情況下傷亡通常都會較為嚴重。而造成上述情況的“罪魁禍首”,一是恐慌性謠言(如“有炸彈”“死人了”),二是突發性事件(如有人撒錢或某個明星突然出現在人群中),三是地面或通道上存在障礙物(如麥加朝圣踩踏中經常有人倒地,就是因為許多信徒背著行李朝圣,一旦秩序混亂,隨地亂扔的行李、箱包就成為無處不在的絆腳石,而一些秀場、體育場等封閉場所關閉部分出口、通道,不僅會導致擁堵,而且會讓好不容易沖到出口處,卻因“此路不通”而不得不轉向、折返者,和后面不知通道不通而繼續涌來的人群發生擠撞,這是最危險的情況),如果能在這些方面加強管理,做到未雨綢繆,隱患就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排除。
應對謠言最有力的武器是“透明度”,因此歐美許多大型活動場地都有照明度的規定,如果照明度不符合要求,組織者會受到嚴厲處罰,這是因為研究表明,足夠的照明度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解,降低恐慌性謠言的發生率。大型活動場所也須設立足以保證場內外各角落都能清晰聽見的有線廣播,這樣在出現突發事件時可以迅速澄清實情,并及時出聲提示和引導。
一些組織者還嘗試用手機群發來引導疏散,但效果并不理想,因為低頭看手機有時反倒增加了擁堵和倒地概率,且人群過分密集會導致活動場地手機接收不暢、頻道擁堵。此外,“酒能亂性”,加拿大等一些國家禁止在煙花節等戶外大型活動期間現場售酒、飲酒,也是出于同樣的考量。
防恐襲
一場大型體育賽事,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世界各地人員齊聚一堂,因此,做好體育場館的安保工作,并非僅僅局限于體育場館本身,而是關系到整個城市社會治安和一個國家安全的系統工程。整體城市治安布控的初衷是維護社會穩定,在大型體育賽事期間,可能會有不法份子圖謀影響賽事的正常進行,破壞社會穩定。城市治安布控的作用在此時非常重要。在不影響整個城市正常秩序的情況下,盡量為大型體育賽事提供便利。目前,體育場館的防護重點主要包括:人員密集區,來賓、要員保護,運動中心整體防護,賽場暴力與反恐,場內重要設施的防護。
舉辦體育賽事,需要調用周邊的社會資源。就安防系統來說,調用的資源主要是視頻監控資源,普通的視頻監控資源要接入到場館的中央管理平臺,對車輛管理的卡口設備信息也要集中管理。因此各個被接入的視頻資源要具備通用的國際或國內標準,Onvif和GB/T28181,周邊視頻監控點位要實現無縫覆蓋。而且為了將事件預防在發生之前,視頻信息要長時間存儲,并進行分析。
此外,對場館發生的任何犯罪行為,都會在其發生之前有所線索,而現在的大部分犯罪事件都和車輛相關。一般情況下,當有嫌疑車輛蓄意進行破壞行為時,其車輛軌跡必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首次從外地進城,然后夜間在場館周邊活動,而并非場館辦事車輛。通過分析這些類似的車輛特性,可以挖據出潛在的犯罪行為,將對場館的犯罪發生在發生之前。當發生事件后,可以通過對場館周邊的卡口進行布控,從而捕獲嫌疑車輛,進而捕獲嫌疑人。
體育場館是多個場館組成的建筑群,人員密集,從安防管理的角度看,類似于小型的平安城市,場館與場館之間需要聯網綜合監控。大型體育賽事,單憑體育場館的安保力量可能不足以保障賽事的有序進行,需要公安部門協助維護整體秩序。因此,體育場館的安防系統有必要接入到城市治安動態監測系統中,以便獲得更多的公安維穩資源。
體育賽事中應用的安防技術相對成熟,隨著安防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成熟的安防新技術應用于大型體育賽事,安防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也在不斷提升當中。從視頻監控角度來說,體育賽事安防正向著高清、超高清監控方向發展,500萬、1600萬超高清像素攝像機在場館內也能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后臺管理系統平臺的應用,如何建設統一的平臺方便管理。
滿足綜合性公共設施需求
體育場館屬于大型的綜合性公共設施,建設目的是為了綜合性、高等級的體育賽事,體育場館安防設施是為了保障大型比賽開幕、閉幕和人員撤離的安全而設,保證各項賽事完滿舉行,萬無一失;另一方面一旦比賽結束,人群散去,安防設施也就沒有賽時那么突出了,這時候安防設施將主要為體育場館內的健身休閑、信息服務、會展服務以及商貿區、居住小區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來解決會場安全、物品安全、防盜等一系列問題。
視頻監控
視頻監控是安全防范系統最核心、重要的部分。主要對體育場館的周界區域、出入口、進出通道、門廳、公共區域、重要休息室通道、藥檢室、重要機房、獎牌存放室、新聞中心、停車場等重要部位和場所進行有效圖像監視和記錄,錄像保存時間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出入口控制
出入口控制系統由讀卡設備、控制設備、信號傳輸設備及中心控制設備等組成,系統采用網絡傳輸方式。門禁系統使用嵌入式CPU身份識別卡,所選設備廠商要承諾可按規定的數據庫和加密算法進行二次開發,按使用單位的要求上傳所需要的數據。在館內的功能分區出入口、地下室出入口、重要機房、藥檢室、重要功能用房等位置設置門禁。
入侵報警
入侵報警系統由前端報警設備(報警按鈕、報警傳感器等)、信號傳輸設備、報警主機等組成,報警主機設在安保指揮中心。在館內重要的出入口、通道、重要機房、藥檢室、重要辦公用房等位置設置紅外報警裝置。在崗亭、安檢大廳、治安處理點、安保觀察點等安保功能用房等設置報警按鈕。在殘疾人衛生間、要人衛生間等處設置求助報警按鈕。報警裝置附近有監控攝像的要與其聯動。
PSIM
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涉及到的安防系統非常豐富,要進行高效的集中管理,對綜合安防平臺提出來更高的要求,目前比較完善的安防集成平臺式PSIM平臺。PSIM平臺可以接入廣泛的安防設別,并對這些設備底層抽象,最終呈獻給客戶一個可以定制化的安防平臺,滿足客戶紛繁復雜的需求,從而免去大量的定制開發。
RFID
RFID技術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相關的產品也是來了滿目,客戶對RFID產品的使用也是得心應手。RFID技術在發生應急事件時,可以方便的進行人員權限的確認,這對大范圍、大的人流量場景是至關重要的,其對維護現場秩序提供了最基礎的技術支撐。在復雜環境下,每個工作人員都要承擔起多樣的任務,優秀的單兵設備為提升個人的綜合業務能力提供了產品保障。利用單兵設備,個人可以實現。
自適應通訊組網
在大場景范圍下,部署應急通訊網絡的成本相當高昂,并且不可預知因素太多,因此需要每個移動通訊終端具備通訊轉發能力,從而實現的多通訊終端的通訊聯網。這是典型的應急通訊場景所需要的。
大數據
大數據技術在安防行業應用已經不是初試牛刀了,中國丹東利用UniHadoop大數據系統良好了規范了城市的交通和偵破了涉車案件。在體育賽事這樣的場景中,利用大數據系統可以分析出入人員的面部信息,從而預防危險分子對賽事的潛在破壞行為。
網絡化與終端云化
視頻監控網絡化和終端的云化,將視頻進行集中存儲,在管理方面云技術的運用可用來實現遠程訪問,而輔助計算和分析功能在賽事上用的不是很普遍。這種管理是實時性比較高的管理項目。因為賽事安防本身針對的就是一些偶發性事件,而不是一些可以做數據分析的常態化事件,大型體育賽事更傾向于單點的特殊事件特殊化管理。
軍工技術應用與國外技術借鑒
俄羅斯政府已動用軍隊力量保障索契冬奧會的順利進行,在應急指揮系統在反恐方面的應用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應急指揮需要建立“海陸空”立體式防護體系。今年青奧會采用的目標攔截系統“天王一號”,實現了“對空”防護。同時更多軍工技術民用化,應用于大型體育賽事的應急指揮系統,可以更大程度的提升安防等級。國外值得我們的借鑒技術也包括:通過定位追蹤技術實現對目標的定位管理,采集目標信息,防止目標進入禁止區域。通過聲音識別技術加強對人員的管理。以及通過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可以準確的判斷出人體的肢體行為,例如,跑、跳、爬、臥、走等。
光靠技術能否解決一切問題?
體育賽事的安防系統和應急指揮系統關系最密切的應用是安防應急預案。目前的應急預案從人防落實到技防還有很長的探索過程。管理方普遍將應急預案落實在了“人頭”上,實現以人防為核心,這直接導致投入巨資建造的安防系統沒有發揮最大的效用。而且造成了人員的臃腫,眾多人員的管理制也成了一個大問題。將應急預案真正落實在人防和技防結合的層面,才能實現最高效的管理。
安防市場上出現的一個怪相,就是這個問題的印證。一方面是客戶需要非常優秀的管理系統,卻苦苦尋覓不得,遇到切實需求只能尋找定制開發,飽受高成本和易用性差的苦果。另一方面是廠家在利用同質化的產品再打價格戰,彼此鼓吹的新平臺理念遲遲不能落地。
這里面需要解決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技術管理問題,這不是一個研發團隊能解決的,更不是一個公司能解決的。這需要深入了解安防系統運作的專家,從社會資源管理的角度給出切實的方法論,從而指導各個廠家將應急預案的管理落實到技術層面、落實到管理軟件的層面,最終將理念產品化。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