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供電穩定,新型選蛋、打蛋設備運轉妥妥的,7月咸蛋訂單同比增長了5%,我們享受到了最優質的電力服務。”泰和公司總經理王獻章對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大力點贊。中山市黃圃鎮泰和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79年歷史的“老字號”,近期步入生產旺季,各生產線開足馬力運轉,用電量持續高企,用電負荷也蹭蹭地往上漲。
迎峰度夏期間,中山電力供應偏緊,中山供電局并沒有“看菜吃飯”,而是迎難而上、將心比心,創新用電管理模式,持續提升電力供應服務質量,盡最大努力化解企業生產面臨的困難,打造“暢享每一度”服務品牌,有力支撐實體經濟發展。
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黃圃分局工作人員到泰和公司車間了解咸蛋加工生產情況。陳世聰 攝
“內外兼修” 創新用電服務模式
“服務不能光靠一張笑臉和幾張宣傳單,還要有更多‘真材實料’,為客戶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中山供電局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冷松一語道出服務核心。
今年以來,中山供電局全面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深化落實“三零”“三省”各項服務舉措,加強業擴用時管理,建立逐單管控機制,全面監控全流程各環節辦理時限,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用電用能解決方案。截至10月,中山市低壓非居民、高壓單電源客戶全流程平均接電時間分別為2.7天、20天。同時,該局大力推進電能替代“一站式”服務,5個揭榜掛帥項目,可量化電能替代項目投產445個,替代電量688.1億千瓦時,盡全力保障電力供應。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食品行業更加注重新技術的研究,加強對先進技術、先進設備的引進和吸收,對于用電質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據了解,泰和公司流水生產線每天生產1萬多只咸鴨蛋,傳統手工已逐漸被打蛋機、選蛋機等重型機械取代,腌蛋也由純天然腌制演變為電腌蛋,通過機器控制溫濕度,以達到更好的腌制效果。同時,該公司研制出20套太陽能自動烘房設備,模擬現實風干環境,減少能耗和污染,生產線條每天熱火朝天。中山供電局黃圃分局經常上門走訪,通過線路設備測溫手段,為加工設備等用電設備進行“體檢”,提早發現設備缺陷,并有針對性調整改善該公司的生產作業時間,既不影響產量,也不影響供電。
自入夏以來,中山供電局深入走訪企業用戶,了解企業生產的需求和困難,并針對企業生產情況和用電需求,按照“一戶一冊”精心謀劃、精準施策、科學應對,制定差異化、精細化、個性化的用電方案。“感謝中山供電局,在用電需求節節攀升的情況下,根據我們的生產情況進行用電分析,為節約用電、合理用電支招。”王獻章說。
真情化雨 助力企業發展生產
近年來,位于中山市古鎮鎮的銅創銅業有限公司重點發展高強、高導、高精度新型銅基合金材料,生產依賴大機床、大設備等精密高端機械,功率大,且不能斷電,必須保持技術要求的溫度。去年受疫情影響,該公司產量較往年明顯下降,今年以來產品生產量逐漸恢復且提升近50%,用電需求也同步大幅提升。
“如果負荷太低,會影響設備正常運行,甚至有產品報廢的可能。客戶對負荷高峰期用電充滿擔憂。”了解到用戶難處,中山供電局古鎮分局副總經理羅沈和客戶服務中心經理伍繼勇冒著高溫,到該公司走訪了一遍,及時提供了讓客戶滿意的用電計劃優化方案,同時分局相關人員負責在線監控負荷曲線,有效保障了該企業生產設備穩定運行。
該局對于生產工藝有特殊要求的企業,通過現場評估核實,調整其保安保溫負荷;對于多廠區、生產配套上下游、臨時緊急生產任務等特殊用電需求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其用電安排,最大程度保障正常生產。
“負荷高峰期必須實時調整電網運行方式以防止設備過載。”為確保夏季電網平穩運行,中山供電局加強負荷走勢預測分析,提高負荷預測準確率,政企聯動,引導各生產企業適當調整生產安排,有效保障了企業用電無憂的同時,也緩解了中山的用電負荷壓力。
目前,中山供電局已實現智能監視與預警、程序化操作、二次遠方操作、二次設備遠方運維,程序化智能全面直控、二次設備全面實現智能運維、智能巡視+智能定檢+不停電傳動代替保護裝置定檢等。據統計,中山10千伏線路環網率達96.78%,饋線自動化有效覆蓋率為87.67%,實現了配電網開關停送電遙控操作常態化。同時,該局鼓勵并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使用綠色清潔方式發電,滿足企業部分用電需求,截至今年7月,新增66戶企業用戶光伏項目并網發電,裝機容量達2.02萬千瓦,有效緩解了部分負荷壓力。
中山供電局古鎮分局供電服務中心:觀微知客心 平常暖人懷
“對待客戶不僅要‘身到’,還要‘心到’,更要‘辦到’,才能不斷加強與客戶的密切聯系,扎扎實實為客戶辦實事。”中山供電局古鎮分局供電服務中心經理伍繼勇說。
伍繼勇十分注重客戶營銷檔案資料的完善和更新,經常檢查客戶資料的正確性和更新的及時性,特別重視客戶聯系電話的更新。有的同事不以為然,他會耐心解釋,“這些資料是客戶服務工作人員與客戶做好溝通聯系的連線,這條線不通暢,就談不上為客戶服務了。”迎峰度夏期間,他更是會檢查確認用電計劃、停電通知、應急通知是否送達到客戶。
有了科學合理的用電方案,與用戶保持通暢的信息溝通也至關重要。該供電服務中心將人員分成4個網格、11個小組,利用數據工具,實時監控企業用電負荷情況,一旦超出規定數值,立即聯系企業告知實際負荷情況,建議將生產調整到深夜或用電低谷。
起初,企業客戶不理解、不配合,相關工作開展得異常艱難。7月6日,某工業園在用電負荷高峰期嚴重超過了規定數值,被客戶尊稱為活“用電詞典”的該供電服務中心客戶服務班班長蘇轉好站在客戶角度,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出負荷高峰期用電意見,制定了專屬用電方案。“只要以科學的方法來安排,配合安排也不一定是壞事。”由于在低谷時期生產,客戶剩下來的電費竟然比賺的錢還要多,新增設備的成本很快就賺回來了。這也給其他用電效率低的企業樹立了榜樣。對用戶日常用電檢查中,蘇轉好和同事還會記錄其用電負荷等信息,及時更新和維護客戶檔案信息。在企業配合下,進一步保障了電網運行安全穩定。
“從細微點滴入手。”該供電服務中心客戶服務班副班長侯泳檳說,“網格聯動,精益創新,為客戶提供更優、更快、更精的服務,譜寫客戶滿意、企業增效的和諧共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