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臨近,盡管市場上的粽子層出不窮,街頭巷尾的老店熟悉的味道仍能喚起人們對傳統美味最純粹的惦念。6月12日,循著飄溢的粽香,記者來到在大涌經營32年的傳統老店黎奇餅家,只見品種多樣的蘆兜粽深受大家喜愛。多年來,為了留住隆都傳統美食風味,老板林桂明對食材的精選、手藝的堅持和味道的把控,形成了他與食客間的信任與默契,而兒子林俊宏等年輕人的加入,讓傳統美食變幻出更多新意,豐富了人們的味蕾。
●傳統手藝延續記憶中的美味
咸肉粽、紅豆粽、八寶粽……店鋪門前的攤位散發著蘆兜葉獨特的清香,木牌標識著粽子的品種與價格,盤子里擺放著新鮮出爐、大小不一的粽子,攤位一側還掛著兩個約四五十厘米長的巨型“粽子”。
店鋪內的員工不停忙活著,買粽子的客人也絡繹不絕?!懊鞲纾矣謥碣I粽子了,今天挑個大的咸肉粽?!苯址煌跸壬嵌甑睦鲜晨土耍磕甓宋缢紒淼昀镔I粽子,“明哥的粽子咸香軟糯,我們全家都喜歡,二十年來已經習慣這個味道了?!蓖跸壬嘀兆诱f道。
聽到老食客的稱贊,林桂明露出欣慰的笑容。1989年,林桂明開始經營一家幾十平方米的食店,主要做粽子、面、餅類等傳統美食。從開店第一天起,林桂明就把食材、手藝和味道放在首位,每個環節親力親為,多年的堅持和付出,讓小店生意越來越好。經過幾次搬遷后,最終形成現在的黎奇餅家。
粽子的制作工序很講究,以咸肉粽為例,先把處理過的蘆兜葉圈成圓筒狀,兩頭交錯一字平口,釀入提前洗凈浸泡好的糯米,夾以肥瘦適中的五花肉、咸蛋黃,用圓水草綁扎,經過12個小時的慢火煨煮才可出爐?!盀榱酥谱鞫宋玺兆樱覀兲崆皟蓚€月開始準備,處理蘆兜葉,準備各種食材,調配好味道等。每個環節我親自把關、手工制作,保證粽子的傳統風味與特色。”林桂明邊介紹邊擺放粽子,只見他的右臂纏著繃帶,是前幾天煮粽子時燙傷所致,但他依舊從早到晚在店里忙碌。
●花式創新制造新意開拓銷路
廚房內,林桂明的兒子林俊宏忙著把新出爐的粽子盛出來,與他一同“閃亮登場”的還有一條重達近15公斤、長約80厘米的“巨無霸”蘆兜粽,只見粽身用幾根長竹條固定住,“我們炮制這種粽子有10多年歷史,當時有客人提出需要定制大粽子,供親朋好友分食享用,結果大粽子一直受歡迎。它的熬煮時間比一般粽子長,要整整兩天。”用力豎起“巨無霸”蘆兜粽,林俊宏邊用手臂與粽子作對比邊介紹。
22歲那一年,林俊宏開始幫助打理黎奇餅家,從小浸潤在蘆兜粽的香氣中,他坦言自己對它有些厭倦,剛接手時也頗為抗拒,“有一次深夜應酬歸來,饑腸轆轆的我拆了一條蘆兜粽吃,再熟悉不過的味道一下子戳中內心,我想,可不能讓這門手藝失傳?!?/p>
為老店注入新活力、創造更多新意是林俊宏努力的方向,他立足于原有基礎進行創新,鮑魚粽、瑤柱粽和芝麻粽等新品在今年陸續上市?!拔覀儠埥址幻赓M試吃改良的蘆兜粽,直到他們都說美味后才會大量推出。傳統的味道不應該被遺忘,但適度創新也很有必要?!痹诹挚『旰偷艿艿耐苿酉拢杵骘灱疫€在今年實現“觸網”,進入短視頻平臺,同時引入真空包裝技術,延長粽子保質期,助力其拓展銷路?!敖衲昱c往年不同的是,線上銷售更火爆,6月8日至11日進入銷售高峰期,據不完全計算,每天約有800-1000條粽子銷往全國各地,最遠銷往吉林、北京等地。”林俊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