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中山處處可見藍天白云綠草。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
6月21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今年5月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中山環境空氣質量再次進入前十,排名全國第三。
根據通報,今年5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7.8%,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臭氧平均濃度為1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空氣質量改善較為明顯。
數據顯示,今年5月,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海口、珠海、中山、拉薩和深圳等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好;太原、臨汾、咸陽市和石家莊等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
據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胡子冠介紹,中山空氣質量改善成效顯著,得益于多方面的措施。其中包括市鎮聯動,加強了重點排放企業的綜合整治,從源頭管控VOCs(揮發性有機物)、NOX(氮氧化物)的產生和排放,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在工業源方面,繼續推進燃煤鍋爐完成清潔能源改造,加強對工業鍋爐燃料使用及煙氣排放的監督管理。在移動源方面,加強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達標監管,推進和強化對加油站的油氣回收檢查和管理,規范船舶燃油供應源頭管理;在揚塵防控方面,加強部門聯動,繼續組織開展泥頭車遺撒污染整治行動,持續加大沖洗降塵力度;同時還加大對無照流動經營和露天燒烤檔的整治。此外,中山生態環境部門還在加快推進智慧環保系統建設與運用,不斷提升科技治污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市國控點已達到5個,空氣質量的監測更加精準,為促進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
記者還了解到,中山在去年完成藍天保衛戰、空氣質量全面達標的基礎上,今年正全力打好升級版污染防治攻堅戰,圍繞落實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目標和愿景,深入推進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