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鑄彬在他的折紙世界里自得其樂,創出一片天地。
你玩過折紙嗎?你會用紙折出什么呢?在一般人眼里平平無奇的一張紙,到了紙藝人羅鑄彬手中,竟千變萬化出一個個形狀奇特、酷炫的造型:電動高達、立體兔子、熊貓、旋轉木馬,以及創造了世界紀錄一張紙折出20只連體紙鶴等。近日,記者慕名來到位于南區的國家4A級景區詹園景區的紙藝坊,聽他講述他和折紙的不解情緣。
●折紙是他童年最重要的玩伴
初見羅鑄彬,身材精瘦的他顯得有些靦腆。跟隨他穿過古色古香的園林景觀,來到景區深處的紙藝坊。這里擺滿了他的紙藝作品:三個巨型高達紙模顯眼地矗立在一角,打開遙控還會發出亮光身體還會晃動;紙做的手提袋、桃子、喜鵲、熊貓等整齊地擺放在陳列架上。進入紙藝坊,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充滿了夢幻的色彩。
“我是去年4月疫情期間從江門來到中山從事紙藝教學工作的,很喜歡中山的研學氛圍和生態環境。”羅鑄彬告訴記者,1989年他出生在江門新會一個普通人家。小時候家里條件一般,沒有過多的物質條件購買玩具,五六歲的時候他在幼兒園跟隨老師接觸到折紙,于是就學會了通過折紙給自己添置童年玩具。
在羅鑄彬的記憶里,童年里最重要的玩伴就是折紙了,內斂文靜的他只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研究各種折紙。有一天,羅鑄彬看了日本動畫片《勇者王》,瞬間被里面的機器人所吸引,于是他開始嘗試用家中的廢紙和訂書機,自己“打造”機器人,折出來的機器人粗糙笨拙,卻讓小小的他感到無比的快樂。那時的他還沒料想到,這一折竟折出了現在的生存技能。
●折紙是他一直堅持在做的事
2010年,正在上大學的羅鑄彬仍然沒有放棄折紙這個愛好。“當時,我一個同學認為一張紙只能折出一只紙鶴,我說肯定不止,為了證明給他看,我研究了一個星期,終于給他折出了一只四連體紙鶴。”同學崇拜的眼神,羅鑄彬至今還記得,這也給他帶來了成就感,從此,他對折紙的癡迷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嘗試折出各種各樣的作品,完全沉浸在折紙的樂趣中。
在研究怎樣用一張紙折出16連體紙鶴時,由于太過于專注,一時忘記了時間,等到羅鑄彬回過神來,已是凌晨3點。“我想一口氣做完,結果做出來之后,第二天就發燒了。”
羅鑄彬輕輕地從陳列架里拿出了“鎮店之寶”——20只連體紙鶴。據介紹,這件作品是他在2012年10月創作的,當時被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世界上用一張紙折連體紙鶴數量最多的世界紀錄。連體千紙鶴,由一張正方形紙不經過任何剪貼,純粹通過反復折疊,變幻出各種數量,形態各異的千紙鶴連體作品。
●希望讓更多人認識紙藝的魅力
“折紙不僅是一種藝術,而且還能鍛煉人的綜合協調能力,包括手、眼和大腦。”說起折紙的好處,羅鑄彬如數家珍,“折紙講究對稱,可以培養對稱性;折紙可以鍛煉耐心;折紙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感,就可以培養立體感;折紙可以折出許多物品來,可以舉一反三,還可以培養創造性”。
為了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門藝術,羅鑄彬不再單純追求自己折紙的高難度,而是希望通過開設紙藝課程,向感興趣的人教授折紙。“零基礎都可以學,主要是教他們折一些小動物,折起來簡單,小朋友也喜歡。”羅鑄彬希望通過手藝課,能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折紙,將來有更多的愛好者投身這項事業。
在羅鑄彬的紙藝工作坊,除了簡單的紙藝作品,記者還看到了他獨一無二的創作,比如介紹詹園的飛盤、中山文旅特色的立體書等等。三十而立的羅鑄彬向記者表示,此后他將更注重紙藝的創新和傳承,多創作介紹中山文旅資源的折紙作品。
輕輕拿起“中山彈起立體紀念冊”,羅鑄彬滔滔不絕地向記者講解起來,“創作靈感源于我看到中國香港、臺灣都有自己的立體書,我希望也能做出中山的立體書。”這本紀念冊共有六個主題,包括中山風景名勝、孫中山故居、中山鄉賢、中山美食、中山詹園、一鎮一品。羅鑄彬表示,他用時一個多月完成了紀念冊的設計和制作,希望今后紀念冊能有幸批量生產,讓更多的人認識中山、了解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