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4-06 21:43:44
為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發揮市教研員和鎮名師的指導作用,促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鎮教指中心的組織領導下,3月30日在古鎮鎮古二小學開展了教學視導暨名師送課活動。
古鎮鎮古二小學的王倩老師為三(2)班的孩子們帶來了一節中華傳統文化——吟誦課堂,在這堂課上,王老師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和《贈汪倫》兩首送別詩為例,意圖采用支架式教學的方式,一扶一放,以一首詩為例傳授吟誦方法,以另一首詩為例,進行學法的遷移,扶放結合。
在吟誦課堂上,三2班的孩子們展現了最佳的精神面貌,也展現出了對吟誦的符號和曲調的濃厚興趣。王老師在課堂上善于運用多種素材激趣,通過視頻和趣味游戲讓學生先對吟誦產生濃厚興趣。然后參考了在市級吟誦培訓中濟南市萊蕪實驗小學韓麗菊校長所講授的的三環九步吟誦法,結合本校學生初次接觸吟誦的實際,有取舍的、循序漸進的開展教學。
參與聽課評課的老師有市教研室林曉潔老師、古鎮鎮教指中心鄒春燕主任和各兄弟學校的同行們,大家在課后的評課議課環節給予王老師的這節課非常寶貴的意見。林曉潔老師提到,吟誦只是一種教學方法,應該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滲透進語文課堂當中去,而不是獨立于語文學科外的另一學科。只是在傳統文化課堂中應該多側重誦讀體驗、文化內涵,可以適當融入歷史、音樂等多種學科的內容。其次,吟誦的課堂應該多關注學生的所得,以學生的感悟和理解為主體,多關注課堂生成,關注傳統文化的內涵。古鎮鎮教指中心鄒春燕主任也提到,傳統文化教學在古鎮正處于萌芽階段,希望通過本次課例分享與經驗交流使古鎮傳統文化教學找到新起點,扎實落實好。
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在初嘗吟誦教學后,古二小學的師生都意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吟誦作為其中瑰寶,值得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慢慢滲透。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