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3-18 21:38:11
1月29日上午,金灣區三灶鎮,總投資約170億元的高景太陽能50GW大尺寸單晶硅片項目開工建設。據預計,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270億元,并為珠海創造6000個就業崗位。而項目的落戶建設,將帶動光伏新能源全產業鏈集聚珠海,助力珠海加快培育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為推進珠海“二次創業”加快發展注入新動能。
實際上,高景太陽能的快速落戶,僅僅是金灣區吹響“十四五”出征號角的縮影。據統計,今年1—2月,金灣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92億元,同比增長37.1%,而全區前60強重點工業企業中,88%的企業實現了正增長。
“金灣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珠海新一輪發展的空間所在、潛力所在、希望所在,特別是一體化運作后,在全市經濟發展大局、交通城市格局、人口空間布局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3月9日,市委書記郭永航在金灣區調研時強調。
“金灣已經站在了時代聚光燈下,已經處于‘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關鍵節點,所以更要以嶄新的姿態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全市的‘十四五’開局作出金灣貢獻。”金灣區委書記陽化冰表示,金灣將以舍我其誰的胸懷與氣魄,吹響“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號角。根據計劃,金灣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將通過空間重構、資源重組、品質重塑,充分發揮優勢互補作用,真正實現“1+1>2”的目標,推動人口、經濟規模與土地面積相匹配。金灣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力爭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00億元,常住人口達到75萬人,努力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珠海“二次創業”加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重大項目穩步推進
產業發展展現蓬勃生機
近年來,珠海提出加快培育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設備為重點的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位于平沙鎮的納思達激光打印機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園作為國內首個激光打印機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基地,其建設進度也備受關注。
目前,該產業園一期工程已進入建設收尾階段,預計今年5月全面交付使用。根據計劃,一期廠房打印機生產線年產量達200萬臺。全面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高端打印設備制造企業,并帶動包裝、耗材生產等多個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事實上,納思達項目是金灣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體化運作后,在建項目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景旺電子電路板項目、高景太陽能50GW光伏大硅片項目……一系列金灣在建項目獲得“加速度”,為金灣描繪出產業發展的光明前景。
一直以來,金灣鼓勵區內產業蛻變升級,東電化鳳凰廠房的投用便是典例。今年3月5日,東電化新廠房正式建成,為企業發展增添新活力——增加40%的廠房規模、提升20%產能潛力。新的一年,東電化的產值將繼續穩步增長,較去年15億元產值更進一步提升。
產業融合實現優勢互補
“1+1>2”效果逐步顯現
實際上,東電化、納思達等企業在開年后的蓬勃發展,僅僅是金灣區工業企業開年迎來集體爆發的縮影。 統計顯示,金灣的工業經濟占全區GDP的6成以上。而根據最近統計,今年1-2月,金灣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4.38億元,同比增長36.9%;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92億元,同比增長37.1%。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與金灣區和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體化運作,真正發揮“1+1>2”效應關系密切。據悉,兩個區域在產業鏈上互補性較強,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此前的產業主要在工業原材料等上游產業,而金灣則是中游、下游產業,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一體化運作后,雙方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大大增強。與此同時,由于產業互補性強,也更有利于政府的調控調配,共同抵御風險。
無獨有偶,除了存量的產業方面存在互補外,在增量的招商領域,金灣區和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體化運作同樣互補性較強。兩區的一體化運作,讓金灣成為國內縣級行政區罕見的同時擁有機場和港口的區域,加上珠海是全國唯一與香港、澳門路橋相連的城市,多種因素疊加,讓金灣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企業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這也使金灣在招商時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產業經濟實現良好開局,與金灣區和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切實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上,迅速著手優化調整也關系密切。針對一體化,金灣區和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時間成立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臺賬和時間表,高效穩妥有序推進一體化運作各項工作,于1月29日正式揭牌,僅用40天實現了人員到位、統一辦公、一體化運作基本完成的目標。通過統籌落實人員轉隸、辦公場所安排、財物劃轉交接和職責任務銜接等一系列工作,強化了兩區相關職能部門工作聯動,確保各項行政職能無縫對接,杜絕出現監管服務“空檔時期”“真空地帶”,做到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
強化責任擔當
努力成為全市經濟重要引擎
在金灣看來,以上舉措僅僅是一體化運作后的“起手式”。統計顯示,一體化運作后,金灣的陸地面積約571平方公里,占全市的1/3,發展將擁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廣闊的空間。
“一體化運作為金灣帶來重要意義和重大機遇。”陽化冰介紹,金灣將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立足一體化運作的新起點,在更高站位上謀篇布局,以舍我其誰的胸懷與氣魄,吹響“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號角,通過空間重構、資源重組、品質重塑,充分發揮優勢互補作用,真正實現“1+1>2”的目標,推動人口、經濟規模與土地面積相匹配。根據計劃,金灣將力爭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00億元,占全市的1/3,常住人口達到75萬人,占全市1/4,努力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珠海“二次創業”加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此,金灣提出了加快建設全市產業中心、交通中心、城市新中心的目標。
在三個目標中,以工業立區的金灣,產業自然而然被擺在了顯眼位置。此前,金灣區擁有航空工業通飛、麗珠醫藥等國內知名企業,接下來,金灣將加快促進兩區原有優勢產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聯動效應,加快培育生物醫藥、高端打印設備、新材料和新能源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打造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產業基地,推動清潔能源、智能制造、電子信息、家用電器等優勢產業規模擴張。與此同時,金灣還將大力發展生產性和生活性高品質現代服務業,依托中國航展、亞洲通用航空展、綠色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等推動會展服務業形成特色,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量級,在新一輪發展中爭當全市經濟發展的主陣地。
未來,金灣將在一體化運作的背景下,加快形成產業融合發展格局。金灣區的“3+1”產業體系與開發區“3+1+2”新現代臨港產業體系,都具備鮮明的產業特色和扎實的產業基礎,有很強的互補性,融合發展的潛力巨大。目前,金灣區已經著手開始對照市政府打造“5+1”現代產業集群和促進科技創新的宏偉目標,立足金灣區產業發展基礎和發展潛力,分析產業結構、產業優勢、產業短板,打破空間壁壘,加快資源互補和要素流通,制定統一有序、高效互通、協同互促的產業高質量發展模式。記者了解到,兩區統一的產業、招商政策體系,有望在今年年中前形成。
(來源:珠海特區報)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