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11-16 17:42:49
2019年3月6日,蓬江區“開辦企業一天辦結示范點”啟動,自此,企業從商事登記、銀行開戶、印章刻制到申領發票,不到一天就能辦完全部流程。
2019年7月,蓬江區市場監管局發出全區首張微信辦營業執照。自此,企業僅需通過“江門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微信辦照”模塊,進行刷臉認證、信息錄入、電子簽名等簡單操作,系統便可進行智能化審批,最快10分鐘就能辦好營業執照。
在蓬江區行政服務中心,蓬江區“5+X”周末預約服務可辦事項增至176項,其中即辦件事項達29項;企業有需求,蓬江區行政服務中心及各鎮(街)公共服務中心可上門服務。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面臨的制度性條件,是他們生存發展的土壤。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近年來,蓬江區聚焦企業群眾關切、對標國際先進,出臺了一系列實打實的改革舉措,推動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審批事項更少了、辦事效率更高了、服務越來越好了、企業群眾獲得感更強了……”蓬江區優化營商環境舉措正成為深化改革、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
蓬江區不斷深化改革,提高服務效率,切實便企惠民。圖為2020年啟用的蓬江區新行政服務中心,成為全省政務服務新標桿。李偉杰攝
累計完成73個承諾制項目
“放管服”改革有效激發市場活力
4月10日,萬洋集團與蓬江區及荷塘鎮政府簽訂投資協議,5月1日組建項目團隊,7月15日一期土地摘牌,7月28日招商中心正式開放……在荷塘鎮康溪工業園,項目從簽約到實質性推進僅用了3個多月。
“通過實施預審制、承諾制等,簡化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并根據不同項目特點和建設需求,量身制定‘一個工作方案、一個進度表、一套報審清單’工作機制。”蓬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速度源于全區聚焦效率改革。
為提升效率,蓬江區積極鼓勵和引導政府投資項目和投資5億元以上工業投資項目按照承諾制和“容缺審批”模式開展前期工作,并在對接企業的過程中,幫其制定落地推進節點表,真正理順了落地流程,協助企業又快又好完成前期工作。據統計,自改革開展以來,我區累計完成73個承諾制項目,完成容缺審批項目166個,項目前期工作平均提速1—2個月,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
對于外資企業,蓬江區積極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推進商事登記“跨境辦”改革,將“商事登記+智能審批”改革延伸到港澳地區。同時,積極引導港澳投資者通過“智能灣區通”辦理企業登記,幫助港澳同胞在蓬江區實現開辦企業窗口馬上辦、全程網上辦、微信智能辦、銀行自助辦、灣區離岸辦。
為進一步落實商事制度改革,著力優化市場營商環境,蓬江區全面推廣商事登記“微信+智能化審批”、全程電子化、“智能灣區通”等商改措施,于今年3月發出江門市第一張企業變更微信辦營業執照;鞏固企業開辦1個工作日辦結成果,推廣企業開辦“一網通辦”。
同時,降低準營門檻,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制、優化審批服務等方式分類推進審批事項改革,全面實施經營范圍登記規范化改革,推行一般事項和后置許可事項經營范圍規范化表述,建立涉證項目與行政審批事項的對應關系,實現“雙告知”“雙反饋”。
俯瞰蓬江。彭偉宗 攝
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政務服務打造省級標桿
今年5月,首屆全省市縣級政務服務標桿大廳評估結果出爐,蓬江區行政服務中心被評為廣東首屆區縣級政務服務標桿大廳。
近年來,蓬江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積極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促進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推動實現企業群眾“進一扇門、找一個窗、辦所有事”的目標。作為面對企業和群眾的“第一窗口”,蓬江區行政服務中心成為了“放管服”改革成效的集大成者。
2015年,蓬江區在全市先行先試,啟動“一門式”改革。5年多的發展,“一門式”改革已成了一塊“金字招牌”。
為解決業務窗口忙閑不均、群眾辦事多頭跑動的問題,蓬江區“一門式”改革打破行政服務中心原有的部門窗口進駐大廳辦公的服務模式,采取部門只進事項不進窗口,窗口服務采用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業務運作模式。各鎮街一門式服務中心設立法人綜合服務窗口,真正實現法人業務、自然人業務辦理“只進一扇門”。
目前,全區建有1個區級行政服務中心、7個鎮街公共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事項綜合大廳進駐率達90.1%。通過大力推行綜窗服務模式,蓬江區極大提升了本區域內政務服務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一個大廳管服務”,讓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辦完所有事”,真正享受到便民服務改革的紅利。
多年深耕細作,蓬江區在全市率先建成“1+7+134”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實現全區域通辦和大數據監管,形成“網上大廳為主、自助終端為輔、實體大廳為補”的政務服務模式。目前進駐一門式綜合窗口辦理的事項達1110項,已累計辦理業務550萬件,日均業務量高達3800多件。
依托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豐厚土壤”,蓬江區不斷聚焦重點領域,充分運用“數字政府”公共支撐,大力協同相關部門,變革審批流程,重視服務質量,形成了一批全國、全省“叫得響、傳得開”的服務樣板。
璀璨蓬江
消除“信息孤島”
“數字政府”改革向縱深發展
“通過蓬江區政府服務數據分析系統,各服務中心的窗口數量、等候人數及擁擠程度一目了然,這為我們合理調配資源,避免服務效能浪費等情況提供了數據依據。”蓬江區政數局相關負責人向前來參觀的相關領導及群眾介紹蓬江區政府服務數據分析系統時說。
近年來,蓬江區通過研究分析 “數字政府”改革建設面臨的形勢和突出問題,聚焦目標任務,把握關鍵環節,樹立“一盤棋”思想,對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優化營商環境進行部署,以新思維、大力度、硬舉措,推動全區“數字政府”改革向縱深發展。
去年6月15日,蓬江區“黨建+N全科網格”管理平臺應運而生,該系統信息經智能分析、快速流轉,實現一秒鐘內將數據共享到各個賬號,從發現、流轉、接收、處置、反饋形成全閉環運作,切實提升政務信息效率。
為加強區級統籌,形成全區一盤棋工作格局,蓬江區大力推進智慧應用系統建設。除公安、保密機要等部門外,其他區直部門的電子政務網絡、機房、設備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實行統籌建設和運維,實現統一管理,提升“一張網”保障水平。
蓬江區利用“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契機,加快建設數據管理平臺,制訂數據治理實施方案,從體制機制上打破束縛,構筑起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治理新模式,實現跨層級、跨地區、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消除“信息孤島”,從而實現政務數據“應進必進、互通共享”。
聲音
海目星(江門)激光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聶水斌:
實現“當年注冊、當年投產、當年創稅”
海目星總部在深圳,2017年,公司尋求發展新空間,由于蓬江區政府的貼心服務,公司經多方對比后最終落戶蓬江。
海目星總經理聶水斌說,江門海目星主要生產新能源鋰電設備與鈑金激光設備,得益于蓬江區政府的高效服務,項目實現了“當年注冊、當年投產、當年創稅”。3年多來,公司發展迅速,去年公司總產值6億元,今年的目標是10億元,未來五年還將圍繞3C消費電子產品線、新能源產品線、大型鈑金激光產品線三大板塊,力爭實現業務大幅增長。
廣東寶德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莫雄勛:
政府作風務實、高效
廣東寶德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扎根蓬江區18年來,目前已成長為國內水溶性功能薄膜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董事長莫雄勛說,為適應經營發展的需要,公司今年1月決定增資擴產,計劃總投資3.2億元建設總部大樓及研發中心、車間、倉庫等,用于水溶性功能降解薄膜系列新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隨即得到江門市、蓬江區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5月份就完成了土地招拍掛程序,“這充分體現了當地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