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3-23 13:12:25
■瀚藍環境旗下的南海第二水廠分四期建設,總規模達100萬立方米/日,獲得“集中式供水量化管理評級”A級(最高級)認證。
■混凝反應后的原水經過平流沉淀池的沉淀作用進入濾池進行過濾。
■中心控制室是南海第二水廠的中樞大腦,24小時監控制水生產工藝和過程。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南海市民迎來大喜事,南海第二水廠第四期工程試投產。經過四期建設,南海第二水廠供水量從25萬立方米/日躍至100萬立方米/日,成為現代化、智慧化的大型水廠,服務人口超300萬人,肩負著南海北江以北區域,包括桂城、獅山、大瀝、里水等鎮街的供水任務。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南海區在滿足群眾生活生產用水的同時,將重點關注保障供水安全、提升供水質量、加強用水節約、構建智慧水務、深化行業合作,進一步加大供水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供水的美好需求。
砥礪奮進 形成安全供水新格局
南海第二水廠歷經28年、4期建設,隨著最后一期工程投產,這一規劃前瞻、現代化、智慧化的大型水廠踏上了服務南海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時間撥回到1992年,為支撐城市發展,南海區開始更新區內供水管網及大型水廠等基礎民生設施建設,并于1993年籌建南海第二水廠。
“1994年,南海第二水廠一期工程開始建設,廠區選址在小塘鎮獅山農場躍進分場,占地面積約299畝。當時南海經濟開始騰飛,發展得很快,區政府超前考慮和規劃這樣一個大型水廠,為社會發展提前做好保障。”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藍環境”)供水事業部副總經理于少洋說。
隨著南海經濟高速發展,市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用水量日益增長,第二水廠也在不斷進行后續工程的擴建。2008年,隨著三期工程的建成投產,第二水廠以75萬立方米/日的供水量成為了佛山市最大的自來水廠。
與此同時,基于水源保護、促進城市發展、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的角度出發,桂城水廠也于2014年整體搬遷到南海第二水廠內。區內也陸續關閉了西樵官山水廠、聯新水廠、裕泉水廠以及羅村上下柏水廠等村鎮級水廠,南海逐漸形成以第二水廠、新桂城水廠、沙口水廠三大水廠為主的供水資源格局。
時光荏苒,南海供水事業發展成效顯著。根據區政府工作部署,由瀚藍環境為主體推進的全區供水整合完成,實現南海區供水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助力建設和運營佛山市第二水源工程,實現佛山市的一市三區“雙水源”安全供水格局;南海第二水廠四期工程投產、三龍灣重點供水管道建設積極開展;南海區內老舊村居管網改造力度加大,不斷提升供水服務。
當下,新時代對供水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瀚藍環境供水事業部總經理尹今霖介紹,如何繼續深化改革,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群眾滿意度,將是公司接下來需要思考的課題。而瀚藍環境將致力打破企業與用戶之間溝通的壁壘,深入小區和用戶,主動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供水服務。
此外,瀚藍環境不斷完善村居管網建設,針對不同村居用戶數量、地形和道路不同等特點,設定最優改造方案,力求滿足每個改造村居的用水需求。截至2020年12月,由瀚藍環境負責改造建設的老舊管網項目共計44個,累計已完成管網改造超200公里。
“明年瀚藍環境按照區政府的部署將著手接管市民生活小區的二次供水管理,目前正在與相關部門積極協調中,力爭相關政策出臺后三年內實現全面接管。”尹今霖說,此外瀚藍環境還在南海新建小區內大力推廣應用不銹鋼水管。
高效服務 夯實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基礎
水是生命之源。供水設施是一個城市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南海第二水廠的建設,對于服務區內居民用水、工業用水需求、改善公共環境健康衛生、服務群眾生活等都有著重要意義。
“南海第二水廠的規劃在當時極為超前,如今供水能高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驗證了當時南海對于城市發展前瞻考量的正確性。”南海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局長葉新說,當時南海區委區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立足地方長遠發展,科學判斷用水需求必定增加,因此加大供水設施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把建設水廠和完善供水管網等工作納入政府民生實事推動落實。
目前,南海第二水廠供水量約占南海區供水量的85%,肩負著南海北江以北區域,包括桂城、獅山、大瀝、里水等鎮街的供水任務,為超300萬人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安全優質生活生產用水,為南海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國家“十四五”規劃對水資源節約利用、增強供水等公共基礎設施應對災害能力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為南海做好供水工作提供了指引。
當前,南海正在全面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努力打造“品質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完善供水設施建設就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葉新表示,接下來,南海區供水工作在滿足群眾生活生產用水的同時,重點關注保障供水安全、提升供水質量、加強用水節約、構建智慧水務、深化行業合作等,進一步加大供水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供水的美好需求。
南海區將加大投入實施老舊小區和農村老舊供水管網改造;推動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由供水企業統一管理,解決供水“最后一公里”的痛點;試點優質供水工程,在三山建設一座近期4萬立方米/日,遠期8萬立方米/日的優質水廠,為三龍灣南海片區提供優質水;并全面實施計劃用水管理,啟用非居民計劃用水管理系統,對區內實際用水量6萬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戶全部實行超計劃(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管理。同時,深入推進居民節水工作,營造全社會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的良好氛圍。
現場直擊 出廠水水質各項指標常年優于國標
走進南海第二水廠,廠區建筑以大面積的白色基調為主調,進入廠區內部,取水泵房、配水井、加藥間庫等各項設施都以紅白色調為主,天上的白云倒映在藍色的水面上,與周圍綠色的樹木相映成趣。
在這里,各項設施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取水是第一步。取水泵房位于北江大堤(小塘段)外灘,利用河水水位差及真空虹吸作用,通過取水口、取水管道把北江原水吸入吸水井,經過水泵提升之后,再經過配水井分配,先后流經折板反應池、平流沉淀池,然后進入濾池,過濾完畢的清水匯集到出水總渠,經過消毒后流入清水池進行進一步反應。
在水質檢測在線儀表間,可以看到許多復雜的檢測儀器正在運作,它們主要分為原水水質在線監測、過程水水質在線監測和出廠水水質在線監測,包括濁度儀、余氯儀、總氯儀、PH、電導率計等各類水質在線檢測儀器,目的就是通過對制水工藝各階段的24小時不間斷在線監測和實施反饋管控,確保出廠水水質各項指標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送水是水廠生產的最后一步,經過消毒達標的清水進入送水泵房,經水泵加壓進入市政管網配送至千家萬戶。南海第二水廠出廠水水質各項指標常年均優于國家最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獲得“集中式供水量化管理評級”A級(最高級)認證。
進一步了解自來水的生產管理過程可以得知,隨著智慧水務的不斷發展,數字信息技術已被應用于供水的各個環節。從水廠生產管理、到輸配水管網運維,再到終端用戶服務,供水行業與網絡和信息技術的融合逐漸加深。
南海第二水廠就是利用智慧運營管控平臺進行生產監控、水質管理、設備管理、移動巡檢、績效考核等,實現了水廠全面信息感知、生產運營過程實時掌控、運營風險主動報警預警、完善的設備資產管理等,促進水廠的管理水平提升,保障穩定優質供水。
“如今村里越來越多人建了高樓,還有很多出租房,以前的水壓真的不行,供不上去。現在改造后,水壓更足更穩定了,水里也沒有那些管道銹水了。”家住大瀝鎮瀝東社區蘆村的梁伯對如今的供水贊不絕口。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