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3-19 22:28:50
過去五年,高明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完成了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空氣質量穩居全市第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及國控斷面100%達標、“區域環評+清單式管理”改革全覆蓋深化等一系列重大任務。
昨日(3月8日),高明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及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會議,在對“十三五”相關工作進行總結的同時,部署“十四五”時期,尤其是2021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及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下階段,高明將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由“堅決打好”向“深入打好”轉變,為全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開好局起好步,全面推動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互促共贏,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價值實現方式,堅決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抓出成效。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十三五”時期,高明的生態環境工作令人矚目,取得了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空氣質量連續五年穩居全市第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等亮眼成績。全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高質量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環保基礎設施和綠色發展機制不斷完善。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推動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的關鍵一年。高明區區長梁耀斌表示,面對目前各個領域仍存在的生態環境短板,全區要全面貫徹落實上級生態文明建設部署要求,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由“堅決打好”向“深入打好”轉變,統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高明河流域綜合治理、固體廢物監管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
在此前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礎上,2021年高明區將全面推動協同高效的大氣污染源頭精細治理,通過各部門精細分工緊密合作,嚴厲打擊各類大氣污染行為。深入整治家具、印刷、表面涂裝、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重點行業企業VOCs,各鎮(街)將加強臭氧高發期VOCs治理設施的運維管理。同時,全區將加強對揚塵污染、餐飲污染、農業污染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和執法。
今年,滄江水閘斷面上升為國考斷面,電排主涌升級為市考斷面,高明區水環境污染防治工作更加關鍵。針對高明河流域綜合治理的全面強化,全區將突出科學治水、精準治水,實施推進工業污染源控制、農業污染源控制綠色化、全面加強水資源管理、提高水安全保障水平等六大措施。其中,今年6月30日前盈夏擴建項目與凈水中心將建成投入使用、大成路片區紡織印染行業企業將全部按期關停。荷城街道富灣佛山照明生產園區、楊和鎮對川工業區獨崗主涌區域、明城高田工業區、更合小洞工業區等4個園區年內要實現“管網全覆蓋、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處理全達標”。
結合固體廢物監管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高明污染防治目標任務為: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排名全市首位、國考斷面滄江水閘水質穩定達標、強化危險廢物監管與利用處置、不發生生態環境風險。
以生態環境引領全域旅游發展
高明區委書記楊永泰指出,新的征程,高明要實現追趕超越,生態環境就是最寶貴的財富、最大的資本、最亮的底色,是高明最大的硬核競爭力。
正因如此,高明將在新發展階段找準找實生態環境保護的坐標和定位,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在“十三五”的實踐中,高明生態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有目共睹。對此,“十四五”時期高明將全面推動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互促共贏,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價值實現方式。比如,高明將依托盈香生態園、陌上花開、云勇林場、美的鷺湖等綠色資源和更合小洞紅色文化,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的實現途徑,打造本土特色生態品牌。
根據會議部署,高明將以生態環境引領全域旅游發展,加快打造凌云山花卉帶、皂幕山-云勇山森林帶,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基礎設施。與此同時,以生態環境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強化生態振興對鄉村振興的牽引作用,接續推進“美麗高明”三年行動,建設“萬畝花卉”“萬畝稻田”“萬畝堅果”等一批綠色生態的“萬畝千畝工程”。
2021年,高明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同時,還將打造以“十里西江、百里滄江”碧道為基礎的生態廊道,暢通西江、滄江及其支流,串聯全區大小湖庫,打造“碧水繞城”的高明新名片。
與生態產業化一樣,高明將持續在產業生態化上大做文章。未來三年,高明要完成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任務3300畝。利用村改的契機,高明將全面盤活用好農村留用地,扎實推進村級工業園環境整治,徹底整治“低散亂污”企業。高明將以綠色低碳循環理念融入發展全過程,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更加注重引入質量優先、效益優先、生態優先的優質項目。
高明“十三五”生態環境工作成績單
●2019年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制定全區生態文明建設10年規劃(2016-2025年)
●兩年時間(2019-2020年)完成從試點到鎮街全覆蓋“區域環評+清單式管理”改革
●五年累計投入14.4億元進行生態環保設施大建設
●空氣質量連續5年穩居全市第一
●全區累計壓減速生桉種植面積7.17萬畝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