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3-24 22:00:35
7月21日,石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儀式暨“石龍好人”發布、事跡報告會在中山紀念堂舉行,向2020年石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楷模致敬,號召全社會學習“石龍好人”的先進事跡,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激發榜樣的力量,為東莞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以及石龍打造“灣區高品質名鎮”貢獻力量。東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李國全,石龍鎮委書記梁壽如,鎮委副書記、鎮長李亞鵬,鎮委副書記張彤飚、王敬波,以及鎮領導周明貴、劉麗權、黃順明、楊旭、葉振華、胡長勛、葉敏、賴松波等出席。李國全、梁壽如一同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
梁壽如在講話中表示,舉行石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儀式暨“石龍好人”發布、事跡報告會,有利于弘揚新時代“石龍好人”精神,通過講好“石龍好人”的故事,弘揚抗擊疫情“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團結精神,以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大無畏精神,掀起全鎮人民向道德模范致敬,向身邊好人學習的熱潮。石龍要吹響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號角”,以石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運行為新的起點,號召全鎮上下以主人翁的姿態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投身到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
梁壽如表示,這些“最美逆行者”“見義勇為楷模”“戰疫‘先鋒’”,彰顯了“石龍好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崇高典范。全社會要大力弘揚“石龍好人”的感人事跡和高尚品德,號召全社會學習“石龍好人”精神,推動形成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接下來,石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興文化的使命任務,教育引導廣大群眾主動踐行文明觀念,不斷提升石龍人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要堅持思想引領,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要堅持以民為本,走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群眾路線;要堅持突出重點,在工作結合融入上下功夫;要堅持整合資源,切實保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序推進。
梁壽如希望,全鎮上下要把思想高度統一起來、力量充分凝聚起來,全力擔當、奮力作為,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打造“灣區高品質名鎮”做出新的貢獻,為全市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貢獻石龍力量。
今年,我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楷模暨“石龍好人”評選活動,共評選出73位“石龍好人”,其中包括“最美逆行者”8位,“見義勇為楷模”5位,“戰疫‘先鋒’”60位,以表彰石龍鎮各行各業涌現出的好人好事。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面對疫情的沖擊,全鎮上下勠力同心、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彰顯了眾志成城、合力抗疫的強大精神力量。在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石龍涌現出一大批兢兢業業、敢于擔當、樂于奉獻的先進典型人物,他們既有舍小家顧大家、馳援湖北的“最美逆行者”,也有沖在抗疫前線、守衛石龍家園的“戰疫‘先鋒’”。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就像一面旗幟給全社會以榜樣的力量。與此同時,我鎮還涌現了一批不懼危險、助人為樂的“見義勇為楷模”,他們奮不顧身、扶危濟困,在危急關頭、生死之間展現了大無畏精神,他們的事跡更是得到廣泛傳頌,和社會各界、群眾的高度贊譽。這些平凡普通又英勇無畏的勞動者、建設者,以大愛之心和奉獻精神舍“小家”顧“大家”,展現出石龍各界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正能量!
活動最后,全體與會人員以一首發自肺腑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致敬。出席典禮的領導嘉賓與“石龍好人”合影留念。
相關鏈接:
援鄂戰士分享抗疫歷程
來自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隊長張麗華,和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援鄂抗疫“最美逆行者”代表宋秀嬋分別在現場接受訪談和作事跡報告,與大家一同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
作為有23年感染類疾病從業經驗的專家,張麗華主動請戰成為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中一員。她的請戰理由很簡單樸實,“我曾經歷過非典與甲流,去疫區我責無旁貸!”抵達武漢后,她迅速投入到進駐漢口醫院的籌備工作,所負責的病區工作井然有序。雖然每天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讓動作變得笨拙,但張麗華依然用最快的速度趕到病房,耐心溫和地治療和安撫每一位病人。
回憶起今年情人節刷爆屏的短視頻,那對來自漢口病房的“網紅”老人正是張麗華病區的病人。在張麗華等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下,兩位老人家都順利出院,病人康復出院就是張麗華最開心的事。訪談中,張麗華回憶起病房里的這些令人感動的真情,激動不已地說,“為維護這些善良的人們,我定竭盡全力去救治。”
“疫情來臨,我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也是一名醫務人員,在黨和國家需要時,一定要挺身而出!”宋秀嬋在回憶分享中說,當疫情來臨時,她第一時間向院方遞交請愿書,一連三次請戰馳援湖北,終于成為了廣東省支援湖北荊州第六批醫療隊隊員。2月19日晚10點到達了千里之外的湖北荊州,有著多年重癥隔離經驗的宋秀嬋在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承擔起重癥隔離病區護士長重擔。
“接管重癥隔離病房初期,我遇到不少困難”,回想剛剛到達湖北荊州支援抗疫前線,宋秀嬋說,“因為人手緊張,我們一個人必須干幾個人的工作,往往一干就長達8小時,而且是不吃不喝,巨大的疲憊感壓得我喘不過氣。”然而她又感嘆壓力催人成長,宋秀嬋馬上調整心態,為了改變現狀,她組織護士討論謀劃,深入病房,建章立制,將醫護工作逐步理順。經過她和大家的努力,這個團隊不僅取得完成危重患者500公里長距離轉運的壯舉,也有僅用10秒就順利為病人插上導管的破紀錄操作。他們在前線一接任務就奮不顧身,為搶救情況危急的病人直接往病房里沖;他們心懷慈悲,穿著厚重防護服一整夜守在病人的床前。
原本,宋秀嬋可以在3月20日隨隊載譽而歸,但是眼看自己負責的病例還沒有清零,她堅決不撤,再次寫下請戰書,要求留守荊州。最終,在3月28日她帶著荊州清“零”的戰績,搭乘“勝利號”返粵。
白衣執甲,慷慨逆行,春暖花開,榮耀而歸。感謝在前線戰“疫”的“最美逆行者”,你們用生命護佑生命,幸得有你,山河無恙。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