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9-24 21:14:49
以往帶給學生最大困擾的科目大概是英語,英語一直跟隨學生整個學習時代,畢業后卻甚少使用,和英語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語文的學習,語文是母語,但大部分學生在語文上很少費時間,像以前補課盛行的時候,也鮮少有人補習語文。
面對這樣的現狀,顯然不符合我國國情,雙減實行后,一些地區將英語踢出了小學的考試,一些省份甚至提出將英語的分值下調。
與此同時,我國教育部對于語文也提出了整改,早在2018年,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的溫如敏就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以后語文高考改革的方向就是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這位主編的夸張之語,逐步成為現實。
什么是大語文?
很多家長并不理解何謂“大語文時代”,大語文是一位特級教師張孝純先生創立的新型突破性語文教育思想,筆者說直白一些,以往學生認為語文簡單,是因大多試卷上的內容書上都有所涉及,像古詩文背誦,考試主要以書本知識為核心,識字閱讀寫作構成了中高考語文考試內容三要素。
張老先生認為大語文不再要求學生死讀書,不再為了應試學習,也不再專注背誦習題,要讓學生真正的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筆者舉個例子,家長便一目了然,像以前的考試題目,西游記作者是(),()朝人,這種語文試卷甚至不需要學生了解西游記內容,就可以通過背誦答題,也一度成為語文考試的主流,大語文之后學生試卷上的題目將改為,按照西游記的情節前后順序,將下面發生的故事進行一下排序。
這便是大語文最明顯的改變之處,出題根本在于學生要一定要做一個大量的閱讀,有一定的前期積累,才能夠答上題目,知道了什么大語文時代后,讓我們一起看看此次教育部的通知書,究竟對大語文時代有哪些具體規定?
教育部通知,“大語文”時代正式來臨
教育部通知,大語文時代正式到來,小學的古詩數量由68首增加到129首,高考的改革則是多方面整改,第一部分的現代文閱讀,篇幅有了較大增加,不得低于2000字,增加了主觀簡答題的占比,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文言文占比增大,作文命題靠近生活,側重實際應用范圍去寫作。
像今年高考作文題目,大家也有所體會,不再局限于書本,以后的考察方向也著重考察學生的閱讀積累,理解能力,之前北京中考也是增考了隸,楷,行等物種字體,難度未必比英語低,語文也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對于大語文時代的來臨,筆者個人還是十分認可。
英語不再稱霸天下,三門主科難度基本持平
這意味著英語不再“稱霸天下”,以往家長對于英語的一家獨大頗有微詞,學習時間太長,學生畢業后使用英語的概率則微乎其微,讓很多家長提出取消英語的看法,同時對于我國語文重視程度不夠感到難過,如今語文整改,這意味著學生以后花在語文上的時間只多不少,不過也有家長認為語文難度的提升會帶給學生更大的壓力。
著名的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語文難度的提成是在讓學生“被迫”吸納語文知識,這些知識未來在學生的發展道路上,卻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學生不僅讀史明智,讓人更加靈秀,有家長也提出過疑問,古詩詞和古文在現實生活中乃至工作中,也和英語一樣沒有應用市場,不也是另一種層次的浪費時間嗎?
學生在學語文的過程中,不僅停留在會讀會寫,而是通過讀寫形成自己的認知和價值觀,世界觀,面對問題能夠理性分析,一項數據調查顯示,未曾讀書的人比讀了很多書的人更容易撒潑發脾氣,沒辦法理智思考,這些便是學生讀書,學語文的意義。
學生漫長的一生中,能取得何種成就取決于兩種能力,一種是寫作能力,一種口頭表達能力,公務員事業編崗位則更在意學生的這兩個能力,這便是實際應用,所以把語文重要性提上來,英語稍降降,數學物理兩手抓,這才是好的教育模式,既要科技強國,也不忘語文歷史。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