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11-16 17:37:28
珠江商報訊 記者黃文靜 李蕓 陳培儀報道:11月13日,順德區白駒榮、陳冠卿粵劇藝術傳承培訓基地和馬派粵劇藝術傳承培訓基地,分別落戶大良順峰山公園粵劇大觀園伶藝茶館和容桂細滘社區惠風曲藝社。這是順德區“六大唱腔流派”的傳承基地,區、鎮兩級將以此為陣地,大力傳承發揚順德優秀粵曲文化。
大良:聘請粵劇名家當導師
11月13日,在大良順峰山公園粵劇大觀園伶藝茶館,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聯主席何鴻佳,大良街道黨工委委員李海源,區曲協主席區建恩,區曲協常務副主席、秘書長翁永輝,粵劇名家何豐儀、譚若海、陳廣,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戲劇系教師伍家輝及基地培訓學員出席了白駒榮、陳冠卿粵劇藝術傳承培訓基地的掛牌儀式。
何鴻佳、李海源、區建恩向基地的指導老師伍家輝、何豐儀、譚若海、陳廣頒發聘書。何鴻佳表示,順德區白駒榮、陳冠卿粵劇藝術傳承培訓基地掛牌具有里程碑意義。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粵劇、粵曲這顆南國紅豆更加璀璨,代代相傳,下一步,順德將推動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陳冠卿、新馬師曾、羅家寶“六大名腔流派”傳承基地建設,以期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培養有情操、高素質、高水平的粵劇曲藝人才。
據了解,順德區白駒榮、陳冠卿粵劇藝術傳承培訓基地前期已投入使用,聘請了粵劇名家為40多名學員開展了9期專業的培訓。伍家輝介紹,基地將按照大師的經典劇目進行教學,通過作品講解、唱腔教學,再到劇目表演,逐漸推進,計劃于12月12日下午舉行階段性的匯報表演。
學員們將通過折子戲教學、劇目講解等形式,學習曲藝歷史文化、服裝化妝的搭配、戲曲基本功、唱腔技巧、表演程式等內容,全面、系統地學習六大名腔流派的藝術。
容桂:挖掘資源培養曲藝人才
同日,順德區馬派粵劇藝術傳承培訓基地也正式落戶容桂細滘社區惠風曲藝社。作為馬派粵劇藝術開創者馬師曾的故鄉,容桂將依托傳承培訓基地培養更多粵劇人才,推動馬派粵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近年來,容桂通過在學校內設立曲藝(器樂)和粵劇培訓基地、舉辦主題活動、開展培訓等方式,多措并舉大力推進馬派粵劇藝術的普及、發展。與此同時,容桂曲藝協會及其下屬23個曲藝社積極發掘、培養粵劇后備人才,不斷夯實人才基礎。
在細滘惠風曲藝社,“傳承馬派精神”的標語高掛墻上,激勵著社員傳唱馬派經典、傳承大師精神。今年8月,惠風曲藝社面向廣大粵劇發燒友開設培訓班,系統講解粵劇唱曲、樂理知識等內容,并邀請鐘向紅、陳劍軍、龐田英、曾嘉聰等專業粵劇演員擔任導師。
乘著傳承培訓基地掛牌的東風,容桂將繼續深挖馬師曾這一名人資源,大力宣傳馬派藝術、弘揚馬派精神,培養更多有情操、高素質、高水平的粵劇人才,為馬派粵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容桂也將結合容桂傳統文化教育培訓基地、容桂青少年文化宮以及“容桂之夜”等項目,加大扶持力度,為順德粵劇藝術的傳承提供支撐,擦亮“中國曲藝之鄉”名片。
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何鴻佳寄語容桂,要依托傳承培訓基地,傳唱馬師曾的經典唱腔,學習和傳承馬師曾的創新和鉆研精神,挖掘和培養更多人才,推動馬派粵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