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11-05 20:50:55
核心提示:
改革開放以來,順德走過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全區昂首邁上萬億工業總產值的歷史性臺階。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萬億順德”如何繼續領跑?順德的答案是再燃干事創業激情,堅持工業立區、科技強區。為此,將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打好產業數字化、制造業服務化組合拳,下足園區平臺集約化、營商環境國際化硬功夫,擴大萬億順德、千億集群、百億企業現代產業版圖。
關鍵詞 產業“六大倍增”計劃
【報告摘要】 實施產業“六大倍增”計劃,全面夯實制造業強區基礎。立足“萬億順德”新起點,加速打造大集群、培育大企業、引進大項目,用5~10年時間,將順德建設成為世界先進制造業城市。
【熱議】 順德堅持工業立區、科技強區,實施產業“六大倍增”計劃是其中一個關鍵。千億產業集群倍增、百億企業倍增、數字化示范工廠倍增、上市企業倍增、產業空間倍增、高層次人才倍增,一個個目標計劃讓順德各界備受鼓舞,激發新干勁。
順德科技質量服務集聚區建設大提速,為制造業發展提質增效。/珠江商報記者林安迪攝
建設世界先進制造業城市
圍繞“六大倍增”計劃,順德既描繪了藍圖,更有實際舉措,出臺專項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力推進。其中,將加速打造大集群、培育大企業、引進大項目,用5-10年時間,將順德建設成為世界先進制造業城市,力爭在新一代電子信息、機器人、先進材料等產業集群建設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千億級產業集群超4個。
順德區黨代表、區經促局局長吳顯強認為,實現倍增要做好“產業的未來”和“未來的產業”兩篇文章,順德區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已給出了明確的路徑,一方面是通過科技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則是優先發展科技服務、工業設計、現代金融、商務會展和智慧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吳顯強表示,順德重點推動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讓“順德制造”孵化出更多爆款產品,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通過電商平臺擴寬企業銷路,尤其是近期大力推動企業對接小米、京東供應鏈,加速企業發展。
實現產業倍增,不僅要推動存量高質量發展,更要尋找新增量。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村級工業園改造釋放出11.2萬畝發展空間,世界級開源芯片基地、大族機器人全球總部、飛利浦水健康及智能機器人全球研發智造基地、海天華南總部產業基地等優質項目爭相落戶。
面向未來,順德牢牢守住111平方公里工業用地紅線不動搖,總量只能增、不能減,將徹底改變工業不連片和供地不保障狀況,全面提升工業用地使用效率,實現工業廠房建筑面積翻一番。
這些載體,都將為順德在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中,從“兩家一花”等傳統產業中催生新經濟、開辟新賽道提供寶貴的產業空間。
村改騰出的空間,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其中,格蘭仕跨界布局芯片產業,開源芯片產業基地預計2022年底投入使用,屆時將為全國乃至全球芯片設計、研發、封裝、測試企業提供空間場地。萬和也正搶占發展新賽道,圍繞廚房電器、熱水器兩大領域做精做強,發布中國“暖科技”戰略,對于未來,順德區黨代表、萬和電氣董事長葉遠璋充滿期待。
在吳顯強看來,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的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順德“未來的產業”,也要加速崛起。順德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接深圳、長三角、天津等重點區域。以深圳為例,順德已在深圳設立招商辦事處,接下來將加快順深產業園等載體建設,與深圳協同創新。
在新一代電子信息、機器人、先進材料等產業集群建設上如何取得重大突破?順德謀劃培育“4+5”戰略性產業集群。順德區黨代表、區科技局局長譚素介紹,以四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發展重點,以招商補鏈、科技強鏈、服務穩鏈為基本手段,順德實施由區領導掛帥的產業鏈“鏈長制”,促進“三個一批”制造業企業做大做強。
“作為科技部門,我們將全力以赴,在區委、區政府強有力的帶領下,在產業‘六大倍增’計劃共享科技和金融的力量。”譚素說。
近年來,戰略新興產業加速崛起的新趨勢不斷顯現:從集成應用到本體組裝乃至核心零部件制造,從巨頭搶灘到本土企業崛起,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加速成型。而在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方面,順德已形成了以醫藥生產、醫療器械制造為主,生物技術研發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本土培育華潤順峰、國藥環球、康富來等100多家生物醫藥相關企業……
10年前,阿格蕾雅作為廣東省第二批引進的科技創新團隊落戶順德。在廣東阿格蕾雅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雷看來,順德一直以來都是工業強區,制造業相當發達。站在新的征程,順德積極響應國家做強產業鏈的戰略性布局,順勢提出做大做強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夯實制造業發展優勢,這是非常正確的抉擇。
戴雷認為,要做強制造業就要從發展先進制造業著手,強化科技支撐引領,提升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此外,要加大力度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吸引更多科技創新人才來順德發展,特別是頭部領軍人才和專業創新創業團隊。
9 月 25 日舉行 的 2021機器人行業論壇暨高端人才交流會上,高端人才(右)與相關企業進行交流對接。/珠江商報記者周焯杰攝
擴大現代產業版圖
千億級的產業集群,繁榮一座城。同樣,企業龍頭也能帶動產業的發展。
順德提出要培育一批骨干企業成為輻射帶動力強的平臺型企業,力爭百億級企業超20家。同時千方百計支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力爭數字化示范工廠超100家;壯大后備企業培育梯隊,力爭上市企業數量超75家;力爭高層次人才總量超5萬人。
經濟學界把產業集群比喻成森林,龍頭企業則是關鍵的一環,一旦入土,就有可能長出一片森林。回頭看來,順德產業的發展,也正好印證了這一點。改革開放以來,順德從家庭小作坊的敲敲打打中,踏上工業化之路,從鄉鎮企業中培育出兩家世界500強,以美的、格蘭仕等本土龍頭企業為領航的家電產業帶動作用日益明顯。企業突破百億規模后,在產業集群中的輻射力、引領力,百億級企業的倍增,為順德經濟發展帶來的推動力量將是不可估量的。
區黨代表,廣東東菱凱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制造群副總裁康杏莊說,新寶電器去年營收已突破百億元大關,成為順德百億級企業軍團的一員,未來將加大創新研發投入,進一步實現智能化、機械化、自動化生產,引進高層次人才,產品從“拼價格”向“拼技術”“拼品質”轉變,不斷更新廠房和設備等硬件設施,注重創新工藝,生產綠色產品、實現綠色發展、打造綠色生活。
順德區黨代表、伊之密黨委書記曾繼華也表示,伊之密發展勢頭良好,近期提出了未來5年再造一個伊之密的新計劃,與“六大倍增”計劃可謂同頻共振。此外,站在伊之密連接中歐技術的第二個“五年”,伊之密壓鑄機提出了新目標——未來5年成為世界級壓鑄機品牌,力爭在主機的性能、品質和整體解決方案等方面達到與歐洲頂尖同行同一水平。
曾繼華認為,邁入下一個五年,順德對于企業的支持力度很大,從交通設施的完善,再到對人才、教育的投入,都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伊之密有信心繼續扎根順德做大做強。
順德區黨代表、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容佰輝認為,順德有非常好的產業基礎,但總體發展水平對標一流城市還有一定差距,報告強調堅持工業立區、科技強區戰略,提出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成為全國樣板、打造國際一流智造中心的發展目標,非常振奮人心。
隨著數字化的浪潮席卷而來,順德千方百計支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施數字化示范工廠倍增計劃。實際上,已有不少順企嘗到了數字化轉型的甜頭。區黨代表,廣東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黨支部書記孫妮娟算了一筆賬,瑞德智能在5年前產值約5億元時員工數是3000名,產值突破10億元時還是3000名,如今向20億元邁進也還是3000名,這得益于企業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快速升級。
她表示,順德在扶持企業發展壯大方面的舉措非常暖心,公司近年來在數字化轉型上就得到了區、鎮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區黨代會報告提出實施產業“六大倍增”計劃讓人感到振奮,希望出臺的政策細則能覆蓋電子信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鼓勵企業主動加大研發投入,打通信息流、數據流和資金流,發揮產業集群優勢,形成雙生互動的良好發展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順德將實施上市企業倍增計劃,力爭上市企業數量超75家,做大做強資本市場順德板塊。譚素表示,過去5年,順德上市企業從18家到現在的38家(含過會),實現了倍增,未來5年,也要按照這個節奏,抓住證券發行注冊制改革機遇,用好科創板、創業板以及新設立的北交所等平臺,扎實培育好順德上市后備軍團。
對于順德而言,不僅是追求資本市場的全面開花,更為重要的是借助資本市場,進一步擴大“順德制造”的“朋友圈”,孵化更多“星星”和“月亮”,更為有效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前期我們已推出了上市‘金鳳凰計劃’,近期又推出了上市后備企業培育計劃,對于實現上市企業倍增,我們充滿信心。”譚素說。
格蘭仕工業4.0生產車間。/珠江商報記者周焯杰攝
關鍵詞 四個“一流工程”
【報告摘要】 深入推進四個“一流工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一流政務服務和政策環境,營造一流市場環境,實施一流人才政策,弘揚一流順商精神。
【熱議】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吸引力。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被確定為全市、全區“一號改革工程”。順德區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了深入推進四個“一流工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作為“廣東四小虎”之一,順德一直是改革先鋒。過去五年,570項服務事項實現“指尖辦”,“24小時企業服務平臺”獲評省級政務服務創新案例,順德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參會的區黨代表們普遍認為,四個“一流工程”,將讓更多企業家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在舞臺上演繹更精彩的演出。
區黨代表、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林欽耀表示,在個人審批方面,順德大力推動不見面審批,希望個人類業務可以全部實現網上審批。二是通過“門口辦”,打造15分鐘的政務服務圈;在企業服務方面,主要有兩個組合拳:一個是“1210”改革,通過內優外聯,希望市場主體進到順德可以接受到全方位的、保姆式的服務,另一個是建立企業服務平臺,企業的訴求24小時都可以在企業服務平臺里面反映,企業服務專員跟進企業的訴求,做到事事有落實,事事有回應。
林欽耀表示,接下來將在上訴舉措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特別是圍繞不見面審批、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實踐,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做好企業的服務員。
產業優化升級離不開人才、項目和資金涌入。區黨代表,均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黃東青認為,人才不一定為我所有,但需要為我所用,需要拓寬使用人才的思路。均安歷來重視人才的引入,并通過完善城市配套、打造美好生態環境、優化營商環境、出臺人才政策等方面,吸引全國各地的高層次人才來到均安,為均安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如何能讓企業獲得感更強、讓更多人才在順德安心創業,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是順德未來五年的期許。
區黨代表,新馬木工機械有限公司黨支部委員、總經理助理馮麗欣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工業產值超過億元。如今,木工機械行業處于向數字化轉型的階段,她建議順德打造智能化的產業園,完善相關的獎補政策、基礎設施等軟硬件配套,推動智能化企業的聚集化、規模化、產業化。同時,建議順德以數字化轉型為核心,強化企業服務,進一步開展企業服務月活動,推動木工機械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手續,強化審批指引,加快審批速度,實現跨區域、跨部門的全流程服務。”馮麗欣說,在深入推進四個“一流工程”過程中,希望做實做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扶持辦法和產業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讓企業為順德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統籌/珠江商報記者黃澄獻 文/珠江商報記者黃澄獻 王陽奕 葉芝婷 陳培儀 吳景邦 盧潔敏 張泰銀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