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10-07 10:45:53
開欄語:
近年來,順德緊緊抓住村級工業園改造騰出的寶貴空間,持之以恒推進城鄉品質提升項目建設四大攻堅行動,推動以市容環境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為主攻方向的城鄉人居環境改善行動,建設“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城鄉人居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具體、更加充實、更可持續。國慶期間,《珠江商報》推出“祖國巨變·順德美麗鄉村換新顏”系列報道,為讀者呈現順德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成效。
文/珠江商報記者陳培儀
圖/珠江商報記者陳炳輝
家門口的閑置地建起了公園,規劃了運動場地,安裝了健身器材,社區居民多了一個鍛煉身體的好去處;住宅門前空間、住宅之間巷子里長年堆積的雜物,被逐一清理干凈,衛生和安全隱患隨之消除;河涌壁管線凌亂,整改后,河涌景觀得到有效提升……隨著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持續開展,容桂南區社區環境變得更加潔凈、美麗。
因地制宜解決問題
在南區社區聚龍小區,有一個以水為主要景觀的街心公園——聚龍公園。一個水塘占據了絕大部分空間,池邊種植了綠化樹木。倚靠在欄桿上,凝望平靜的水面,讓人放空片刻,卸下煩憂,放松身心。
如今讓人愿意親近的水塘,曾經可是讓人躲得遠遠的臭水塘。這個被住宅包圍的村心塘,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小區的衛生黑點,垃圾漂浮在水面、蚊蟲滋生、異味撲鼻。周邊居民生活大受影響,紛紛向居委會建議填埋村心塘,建設更多停車位。
近兩年,南區社區“兩委”班子都在反復思考這一問題,“要填埋村心塘嗎?”綜合考慮和論證后決定保留村心塘,用水體過濾技術凈化水池,并定期換水,保證水體質量,清澈、無異味。同時,以村心塘為核心建設聚龍公園,圍繞水塘設計出步行徑,并放置了一些健身器材供居民鍛煉使用。
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南區社區通過盤活聚龍小區周邊可利用的土地空間,新增停車位70個,基本滿足該片區居民的停車需求,并于8月1日起實施租賃使用,進一步規范停車秩序。
當臭水塘變身景觀塘,聚龍小區住戶家門口便多了一方水景觀和運動休閑的場所。曾經水塘邊車輛亂停放的現象也隨著車位的增加和整治行動的開展而得到了改變,居民出行更加通暢,鄰里間的關系也更為融洽。
南區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葉智挺表示,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過程中,既解決了群眾的煩心事,也有效化解了鄰里矛盾,解決了一些民生問題。
多措并舉提升環境
除了聚龍公園,南區社區積極響應容桂街道“百園大戰”號召,通過村改、公園提升、閑置地盤活等方式,建設慈風公園、龍舟河公園、華龍公園、旺區公園等口袋公園,增加社區生態空間和活動場所,提升人居環境,為居民休閑運動提供場地和便利。
改造和建設公園,只是南區社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一個側面。人居環境整治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南區社區因應實際、因地制宜、創新思路,多措并舉提升社區顏值和品質。
針對管線網亂拉亂接、河涌沿岸違建、偏僻路段工業垃圾亂堆亂放、五邊地臟亂差、下水道堵塞等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南區社區及時跟進和整治,消除衛生和安全隱患。南區社區利用住宅周邊的五邊地,推進“四小園”等小生態板塊建設,讓五邊地變身小景觀。
與此同時,南區社區通過開展大清潔、“四小園”建設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不斷深化社區居民“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管”意識。南區社區經常組織“兩委”班子成員、黨群先鋒隊、社區志愿者等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大行動,并向居民派發宣傳單張,以實際行動激發廣大社區居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清潔大行動的積極性。
葉智挺表示,在入戶走訪群眾的過程中了解到,群眾對人居環境的要求在不斷提高,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環境更好更舒服,這也是社區要努力的方向。接下來,南區社區計劃啟動舊街巷改造工程,分批對30多條舊街巷進行升級改造,并規劃建設面積約900平方米的“積福田”,撬動社區各方力量認領認種,共建美好家園。
記者手記
保留一個村心塘,通過凈化和改善水質,將其改造為一個景觀塘,這需要持續投入和用心維護。南區社區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訴求,以一個保留的舉動、一座座小公園的建設、一條條規劃了停車位的內部道路、一個個干凈整潔的角落等等,來說明社區對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堅定不移、鍥而不舍。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