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刀“嘩嘩”地劃過冰面,給8月份的昆明帶來絲絲爽快的涼意。再次來到云南昆明的李琰不再以國家短道速滑隊主教練的身份出現在紅塔體育中心冰場,而是以中國滑冰協會主席和2019亞洲短道速滑公開大獎賽執行主任的身份出席比賽。
賽事水平大幅提升
“我對云南的感情是不一樣的,我們之前三次備戰冬奧會都是在昆明進行高原訓練,一待就是兩個月。”李琰回憶道。
2019亞洲短道速滑公開大獎賽落戶昆明,這是時隔6年中國再次承辦此賽事,也是云南第一次承辦國際級滑冰賽事。“我在國家隊做了13年的教練,進入到中國滑冰協會這個平臺后,角色扮演不同了。協會的工作任務是把這次賽事平臺搭建好,服務好,也能夠增進各國和地區之間的溝通和了解。通過我們的工作,引導大家參與到滑冰運動當中,喜愛上這項運動。”李琰說。
出現在賽場的李琰受到了很多小隊員的“追捧”,大家爭相合影留念,也有來自新加坡和香港的家長驚喜地告訴李琰,這次賽事的賽程密集、水平很高。
“作為協會,我們就是要提供好服務和保障,比如搭建賽事、培訓、活動與交流的平臺。”身份轉換后,李琰的關注點也有所變化,“這次亞洲短道速滑公開大獎賽的競賽水平很高,辦賽水準也有很大的提高。中國、日本、韓國等冰上項目的強國都參加了比賽,吸引了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隊伍參加,擴大了參與面。我們也組織了國際化的裁判團隊,讓運動員們能夠去適應和理解不同國家裁判的執裁風格和標準,對比賽規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李琰表示,通過組織這次賽事,搭建一個國際級的賽事平臺,讓亞洲各國的滑冰運動員們能夠有個切磋技藝、同場競技的機會,提升技術水平的同時,促進友誼。
冰上運動寄望云南
當說起為何選擇昆明作為此次賽事的舉辦地時,李琰說:“在貫徹‘北冰南展西擴東進’的時候,我就在想要把賽事做到最西南的省份。云南省一直都是我國體育運動高原訓練的基地,從政策扶持到領導支持,我都能感受到云南省對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和期望。同時,昆明紅塔體育中心也一直是國家短道速滑隊的高原集訓基地,條件優異。我曾經在云南備戰了三屆冬奧會,基本上每年都來夏訓,所以對云南的感情是不一樣的,特別希望云南能夠在冰上運動方面能發展起來。”
隨著冰雪運動在國內知名度、參與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滑冰項目當中,作為中國滑冰協會的主席,李琰表示:“我們協會現在的主要工作任務是保障2022年冬奧會,以‘保備戰、促備戰、強備戰’為主,全方位保障冬奧會備戰任務。同時,我們也會從協會平臺開展的各項賽事中培養國際裁判員,讓更多的裁判員能夠參與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執裁工作當中。”
中國在冬奧會賽場上曾獲得11枚速度滑冰金牌,即將舉行的2022北京冬奧會成為李琰的工作重點。李琰說:“2022年的任務非常艱巨,但也讓我特別期待。這屆冬奧會在家門口舉行,壓力和動力是并存的,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也更全面,辦賽工作要辦得精彩也要出彩。國家隊的保障工作十分重要,協會會抓住每一個細節,將備戰保障工作落實到隊伍,完成奧運備戰目標。”
搭建體系推行標準
隨著“北冰南展西擴東進”戰略計劃在全國范圍內貫徹,越來越多的冰雪賽事活動積極開展。作為專業單項協會,中國滑冰協會制定了相應的行業標準,積極開展教練員培訓、學員培訓,力求更好地服務社會。“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整個體系的頂層建設,從培養人才方面入手,然后從專業和合理的角度樹立行業標準,通過科學化的方法去完善整個行業體系。我們現在主動地去介紹協會的平臺架構,讓大家更多地了解這個架構,為未來各個省市地區埋下萌芽的種子,這樣才能真正讓我們的冰雪運動扎下根來。”李琰說。
當說起中國在亞洲的滑冰界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時,李琰說:“我們中國人口眾多,我們的體育體制也是最完善的。我認為我們自己的滑冰應該在亞洲起到引領的作用,也必須起到引領作用。從教練員轉換角色之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滑冰運動的發展,我認為我們要在滑冰人口上成為亞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從滑冰培訓教練、老師方面,讓更多的教練、老師得到認證,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精英;組織更多的賽事和訓練營,提供更多的交流平臺,助力社會俱樂部進入到我們協會的平臺體系當中。中國是一個大國,大國就有大國風范。雖然我們協會很小,但是也希望在自己的領域中盡自己的一份力,目前首先要完成好奧運備戰的目標。”
李琰在推動滑冰運動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短期和長期規劃,她說:“近期我的首要工作就是積極保障2022北京冬奧會的備戰工作,完成奧運備戰目標。作為中國滑冰協會的主席和亞洲滑冰協會的副主席,我希望有符合中國實際情況、能夠幫助亞洲滑冰項目發展的賽事能夠落地中國。”當提及中長期目標時,李琰說:“大家都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我的工作就是把計劃放到軌道上來,我希望能夠在這一個任職周期搭建好體系架構。我認為我就是一塊鋪路石,就像做教練時一樣,就是一個接力棒。過去的工作崗位讓我具備了這個項目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我希望用我的經驗將滑冰項目推到更高的層次上。我愿意做這個鋪路石,愿意做這個接力棒,把我這一棒做得精彩。”(許珂 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