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博城在文化提升上,引進了多個大師工作室。
紅博城獲評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成為大涌鎮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記者昨日從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獲悉,位于大涌鎮的中國(大涌)紅木文化博覽城(以下簡稱紅博城)剛剛獲評廣東省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成為大涌鎮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同時也意味著中山在推動文旅融合、文化產業園區建設,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探索得到認可,對中山做強產業載體、拓展產業空間、推動產業創新等方面將發揮引領輻射作用。
“獲得這個榮譽,紅博城的全體人員都很高興。”12月12日,紅博城運營總監林志洪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紅博城還將持續挖掘文化產業與園區雙向融合的發展潛力,加快探索新經驗,發揮產業集聚優勢,推動中山文化產業行業高質量發展。
6年累計吸引1000多萬游客
走進紅博城,來者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了古今文化水乳交融的領域,處處散發出濃郁的傳統文化底蘊。恢弘大氣的外觀配以獨具匠心的內景——古典雅致的大師園、古色古香的古戲臺、山水相融的唐庭宋庭、復原民國街景的騎樓街……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據悉,紅博城是國內首個集嶺南、徽派建筑風格于一體的地標性建筑群,項目總占地300畝,總建筑面積達80萬平方米,總投資48億元,搭配唐、宋、明、清、民國等不同時代的代表性建筑,建成了唐宋明清四大中庭、嶺南騎樓文化街、20000平方米會議展覽中心、20000平方米“千年走一回”博物館群落、超10萬平方米紅木家具展銷中心、紅博城酒店組團、隆都里文創街區、非遺印象園等載體,帶動中華傳統文化產品集中銷售,通過舉辦產業高峰論壇、專業展銷會、藝術交流、鑒賞、拍賣、研學等文化活動,為客商和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展示中華文化和紅木生活方式的舞臺。2015年3月至今,通過承辦協辦展會,累計免費接待游客1000多萬人次。
作為中山市紅木產業轉型升級的龍頭項目,紅博城不僅是紅木家具的集散地,更是工藝美術精品的展示窗口、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紅博城以“文化+”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逐漸形成了文化產業、公共文化服務、文化旅游、文化消費、文化傳承“五位一體”的態勢。
以文帶旅 以旅興商 以商成文
“2019年,我們獲得廣東省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資格,此后,在紅博城以文化、旅游、商業為定位的基礎上,我們更加強化了文化板塊的工作。”林志洪介紹,在文化提升上,引進了多個大師工作室,通過資金補償、優惠政策等引入形成核心街道,植入歷史文化、人文情懷等以點帶面地拓寬商業與文化的結合。在博物館板塊,做了開放式、半開放式博物館群落,還引進了云峰、崇文等國內知名文化藝術機構、與多家文化藝術院校及機構達成合作關系。
2020年,紅博城園區內文化企業營業收入過億元,居于省內領先地位。林志洪透露,“以文帶旅、以旅興商、以商成文”,是紅博城一直以來堅守的初心。未來,紅博城將繼續深入豐富文化板塊、營造文化氣息,充分發揮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職能與作用,促進紅博城在中山文化領域起到地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