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11-26 20:10:32
備受矚目的2021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以下簡稱“兩個博覽會”),將于11月26-28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行。去年,兩個博覽會受疫情影響轉為在線上舉行,時隔兩年線下展精彩重現,值得期待。
作為廣州、廣東,乃至中國體壇年底的盛宴,此次兩個博覽會立足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的提速之年,瞄準“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以“新使命、新征程、同圓夢”為主題,由系列論壇、展覽展示、配套活動、商務對接四大部分組成,進一步凸顯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和高端化定位,融入豐富的奧運元素,展示中華健兒在東京奧運會上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再創佳績的風采,為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全面助力,大力推廣、普及體育文化,促進體育消費,推動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國際體育發展新潮流。
疫情當下,體育文化和體育旅游呈現出怎樣的特點?本屆兩個博覽會會給出解答。可以預見的是,兩大板塊在“后疫情時代”有望迎來井噴式發展。
關注論壇
聽大咖展望體育事業藍圖
多年來,兩個博覽會都是體育行業從業者洞察產業發展形勢,尋找新機遇的思想引領者和行業風向標。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第一個五年,更是體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身處這一重要歷史節點,如何從宏觀層面和細分領域總結過往經驗、探索未來發展道路,成為了本屆兩個博覽會的重中之重。
據主辦方介紹,2021兩個博覽會共設置1場開幕式暨主論壇,10+場系列論壇活動,包括開幕式暨中國國際體育文化體育旅游高峰論壇-主論壇;體育局長與高等院校校長論壇;中國武術論壇;5G時代體育賽事直播創新應用論壇;體育商業峰會;中國體育文旅創投論壇;百年體育發展與博物館、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冰雪產業論壇;體育場館設施運營發展論壇;全民健身與健康中國論壇,以及世界體育名城·廣州站、數字體育研討思享匯、運動潮流文化思享匯等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大會廣邀120余位國際權威體育組織、國內外政府機構、體育界知名專家學者、體育創業新生代、頂級體育IP及企業、資本機構等參會嘉賓,將圍繞新時期國內體育產業待破解的新難題、待實施的新路徑和待發展的新趨勢,以全球性、前瞻性、啟發性和思辨性的角度對中國體育文化及體育產業進行政、產、學、研、資的深度研討,他們的真知灼見和思想成果,將影響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
聚焦場景
搭建永不落幕的服務平臺
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總體保持上升態勢,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市場主體日益活躍。為更好地促進全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實現體育產業供應商與代理商、采購商、零售商、服務商的洽談對接、友好合作,本屆兩個博覽會順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形勢,精心打造展覽展示區,將吸引國內外主流體育品牌服務商參展,全方位展示體育產業發展的新成果。同時將通過云平臺技術手段,搭建永不落幕的體育行業技術交流與交易的服務平臺。
據悉,本次兩個博覽會共設五個展區,分別是體育文化體育旅游主題展區、各地體育文化體育旅游展區、國家及國際組團展區、體育消費及服務展區、智慧化體育展示區。
體育文化體育旅游主題展區,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策劃布展,聯合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象棋協會、廣州體育文化博物館等單位,打造文武并蓄、動靜結合的藝術空間,展出東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見證實物,聚焦北京冬奧會中國文化宣傳,以藝術作品展現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旨在傳承中華優秀體育文化,弘揚中華體育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
融合發展
傳統文化與科技交相輝映
民俗體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它以靈活多樣的形式、獨特鮮明的特色,滋養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并向世人展示無窮的魅力。在各地體育文化體育旅游展區,將全景式呈現各地獨特的特色體育文化,展現傳統民俗文化與體育文化的交相輝映。
在AI和5G技術滲透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當下,國人對體育用品智能化、數字化、創新性需求層次越來越高。在智慧化體育展區,將全面展示體育場館、體育用品應用智能制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呈現的智慧化新模式、新場景。
本屆兩個博覽會通過多元化商業配套活動,包括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推介、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推介、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推介、中國體育文旅創投論壇暨項目對接、體育攝影展示與交流、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智力運動會、體育與藝術、商務對接、傳統體育表演等,助推體育產業新業態發展。
體壇大咖創新獨到的思想,別開生面的展覽展示活動,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2021兩個博覽會將呈現別樣的精彩!
11月26日至28日,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兩個博覽會精彩呈現。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孫嘉暉 通訊員 穗體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孫嘉暉 通訊員 穗體宣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杜娟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