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海首家市民健身中心黨群服務站在楊浦區殷行街道揭牌。在《上觀新聞》相關報道中,記者黃尖尖這樣寫道:“健身中心的特點是面向‘全人群’,設有青少年、青年、老年和殘障人士專區。一樓的大眾健身室內設有一排跑步機、踏步機等健身器材,不少上了年紀的居民在這里享受鍛煉的樂趣。上了二樓,則是年輕人的天地,這里的專業健身儀器和市場化的健身房無異,還設有舞蹈形體室,年輕人在家門口就能健身……” 而日前投入使用的上海康健街道市民健身中心,也以全新面貌、一流設施、多元功能、優質服務贏得社區居民喜愛。這是在上海市體育局與徐匯區政府的指導下,徐匯區體育局與康健街道攜手尚體健康科技打造的智慧型市民健身中心。健身中心覆蓋“全人群”,打造“社區體育+社區健康+社區養老+社區康復”的創新服務模式,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打造5至10分鐘社區健康生活圈,提高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推動健康社區與健康上海建設。
智慧型市民健身中心 據介紹,康健街道市民健身中心采用智慧管理系統,提高運營效能。智能門禁、節能、攝像頭監管、燈光控制、智能人體檢測、客流量監管等,從安防、能耗、便捷、科技等層面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健身者運動健身的便利性與舒適性,降低運營管理人力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健身中心提供智慧化服務,進行精準運動指導。通過全息手段全方位記錄、引導、交互、反饋、可視化訓練的各個環節和后臺大量的數據模型,分析反饋訓練結果的變化,提供極致的娛樂化訓練體驗,讓運動訓練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 采用智能管理系統,物聯網健身、體測等設備,實時上傳會員運動健康數據,了解和掌握用戶到店情況,根據會員數和預定(歷史)數據排布課程,達到用戶與教練、人與運動課程、人與運動場地的最佳匹配,透過數據運營達到會員沉淀。大數據分析會員年齡結構、健身偏好、健身習慣等,滿足會員精準運動需求。 健身中心樂活空間為老年人提供健康問詢、體質檢測、運動鍛煉等服務,體質檢測數據自動上傳云端,通過微信公眾號向會員提供報告、定制個性化運動鍛煉方案,并跟蹤老年人鍛煉情況,指導老年人科學健身。
多功能市民健身中心 通過前期對街道各人群結構比例以及運動健康需求的調研,康健街道市民健身中心在設計時將場地進行合理規劃和調整,為青少兒童、中青年、老年人以及殘障人士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健身、健康服務,滿足社區“全人群”運動健康需求。 全息運動教室采用沉浸式的光影教學環境、圖像化的引導系統、智能交互系統等高科技手段,增加青少兒童訓練樂趣,提高訓練質量,有助于培養青少兒童運動鍛煉的興趣愛好,提高其體適能水平。 針對中青年運動鍛煉需求,中心規劃器械鍛煉區、健身私教區及團操教室。同時,體育場還設有室內羽毛球館,室外足球、籃球場,為中青年運動健身提供更多選擇。 中心樂活空間專為社區老人配備心肺功能鍛煉、等速肌力訓練、微循環促進等專業運動健康設備,并每周定期開設太極拳、老年瑜伽、健身舞等團操課程。為了提高社區老人健康意識、科學運動養生理念,樂活空間定期舉辦專家講座。 “讓更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成為社區體育與社區康復的受益者,享受精準康復服務……”,是康健街道市民健身中心規劃殘疾人康健苑功能區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康健苑為殘疾人配備專業的運動康復設備,并有專業康復人員進行指導。 由政府提供場地、購買體育公共服務,社會力量參與投入管理,政府與市場深度合作,發揮各自優勢,落實全民健身發展戰略,確保社區居民平等參與體育的權利,提高體育公共服務效率,尤其讓更多的社區老人、殘疾人受益。健身中心服務突顯公益性,針對社區老年人每天僅收取3.3元費用(每月99元),對殘障人士則完全免費開放(0元收費)。通過“公益性+商業性”的收費模式,降低健身房的門檻。親民的價格和收費方式讓專業的健身服務不再是奢侈品。更多普通市民開始走進健身房鍛煉……
|